身份:保險代理人(兼職性質),兩個孩子他媽(大的5歲半上幼兒園、小的1歲9個月嬉鬧無常,小我還沒有分離出來),老公在外地工作(離多聚少基本無暇照顧家庭)
…………………………………………………………………………
一個偶然的機會在向組織揩油的在線分享活動中得知了易仁永澄老師,隨后參加了幾期打倒紙老虎的在線答疑活動,于是迷上了幸福進化俱樂部,削尖腦袋想加入,終于在經歷了前三次的報名失敗后第四次順利入駐分身術訓練營(報名這個過程訓前我只知道同儕力量是多么多么重要,結訓后我理解了老師為什么要設置這樣的流程),通過3天的學習和訓練,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分身術訓練營沒白來,我發現我已經不再是原來那個我了,在日常生活中我會主動運用這些理論來引導和分析自己的行為,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承諾會繼續運用“念起即覺——靜觀其變——口吐蓮花”這三大分身術法則。
三天的訓練課程讓我從深層次理解分身術三個簡簡單單的字背后隱含的深層含義究竟是什么(積極主動),為什么要學習分身術(個人成長的首位習慣、必備習慣),如何做到分身術(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語言、情緒、念頭來訓練覺察能力,在刺激與回應間擁有更多選擇權)。下面借助永澄老師的ppt簡要回顧下3天的課程內容。
參加完分身術,回過頭去看這幾天的情況,我覺察到一些微妙的變化在接踵而至~~~
…………………………………………………………………………
變化1:每每我在想說話之前會在腦海里停留幾秒先想想或者對于剛剛說過的話回過頭去想我有沒有自我強化?有沒有推卸責任?有沒有逃避現實?有沒有簡化思考?有沒有自我放棄?因為站在我知道了語言具有構建人生的力量,語言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她可以讓你成為高效能人士,也能讓你成為低效能人士,不同的話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如果不能覺察語言會讓小我不斷強大,就沒有辦法積極主動,就會一直停留在舒適區沒有辦法進入學習區,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第一個想做的根本就不是去面對去成長而是去逃避,去自我設限,這樣帶來的結果就是持續得弱小,持續得自怨自艾,持續得被人超越,持續得陷入各種各樣的外部決定論和宿命論中,想想挺可怕的。
變化2: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不再生氣,一股腦兒加以指責,而是先冷靜下來,運用情緒處理五步法(覺察→傾聽→理解→調整→行動)告訴自己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我要站在他人的角度,還原到對方的狀態上去理解小孩,諒解自己。
情緒的本質是一種能量,這種能量是有方向的,如果能量的方向與理性自我的方向相反就會不舒服產生內耗。一旦內耗就會不開心不快樂,從而降低幸福指數。任何情緒和行為背后都有其正面積極意義,我們要學會傾聽和理解,找到它背后的積極意義用行為來轉化成我有利的結果,比如憤怒→改變、失望→接受、悲傷→珍惜、痛苦→升級、糾結→澄清、委屈→肩負、 后悔→進取、 壓力→突破……
變化3:警惕竊賊“有點”
“有點”是個賊,他就藏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時時刻刻惦記著我們的夢想和使命,它是被通緝的謀殺犯,如果看見他它一定要抓緊時間通知警察把它抓走,一定要讓它遠離我們,遠離我們的家人,遠離我們的孩子,它殺死過得夢想比我們自己的失敗要多得多得多,它像病毒一樣侵蝕我們分裂我們,瓦解我們的意志,漸漸的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帶著“有點”的影子,一定要警惕它!
變化4:遠離“應該的”暴君,之前我最喜歡說的就是這個詞了,比如你應該這樣,你不應該那樣,你必須馬上完成,你一定要做好等等,常常以自己的意愿為出發點,認為某事就“應該”或“不應該”發生,把自己“希望”和“想要”的期待轉化成“必須”、“應該”、“一定要”,強迫結果發生。然而,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發展規律,不會因為個人的意志和期待而改變。當事物的發展和個人對事物的絕對化要求相悖時就會感覺特別難以適應和接受,常常被困在情緒之中不自知。
變化5:改變了糟糕至極的念頭,不再認為一步錯步步錯,很多事情是可以改變的,只要你努力踢貓效應是可以隨時終止的。
變化6:用白兔愛肥鵝模型潛移默化中修正自己錯誤的信念,不再怨天尤人,不再抱怨家人,埋怨環境,堅信他人已經做到最好,如果期待他們做的更好就給提供資源。
變化7:遇到某些現象或行為開始主動利用甜面包熱湯模型進行思考,有種柳暗花明豁然開朗的感覺。
變化8:沒有自我放棄。這段時間因為婆婆回家辦事了,老公又不在身邊,我既要上班,又要帶好兩個小孩,還報考了國家理財規劃師的培訓班(11月份國考),我原以為我自己會放棄的,可是聽了這些高能的課程再苦再累也值得,雖然比我預期的標準低了一點(沒能全情投入),但是成長是一個慢慢來、持續做的過程,是一個精進的過程,永遠沒有完美,我可以犯錯,因為下一次會變更更好。當你不想成長,會有無數個理由在等著你。
工具覺察表使用案例
參訓期間其他感受:
1、同儕的力量非常強大:助教巴比是我們貼心小棉襖,積極熱情、幽默風趣、智慧高能,有種如沐春風的感覺,元姐溫文爾雅、舉重若輕,麥克詼諧幽默、思維縝密,澡澡雷厲風行、活靈活現,輕松活潑的討論氛圍中各種思想火花碰撞,非常高能有趣。
小組討論記錄
2、參訓討論對我非常具有啟發意義的案例,來自麥克
【結論】當你遇到一個負能量的事情,先用第一人稱描述一下,再用第二人稱描述一遍,最后當你再用第三人稱描述的時候,基本上你就可以消氣了,我覺得這其實也是分身術的一種實踐方法。
【事項】我在十一的時候遇到一個事情,那天北京霧霾,我和豆寶都戴著口罩去朋友家玩,臨要進小區的時候,我想著過節圖個喜慶,還讓豆寶主動跟保安叔叔打個招呼問候一下節日快樂,沒想到丫不開眼的不但沒有熱情回應,還跟賊似的從頭到腳打量我們倆,我當時這個火大啊,差點就要爆發,后來控制了一下情緒,但還是很不耐煩問他,你是不是要登記,要登記就趕緊說,別耽誤我的時間!
【案例】運用三種不同描述進行分身
第一人稱:媽的今天遇到個傻逼,老子熱臉貼他的冷屁股,真他媽添堵?。╯orry有臟話,小朋友們非禮勿視,但卻是最真實的);
第二人稱的時候:你們倆今天也夠倒霉的,遇到這么個不近人情的,難不成戴個口罩就把你們當壞人了?
第三人稱的時候:基本就冷靜下來了,他們倆今天遇到個保安,熱情打招呼結果被當賊看待,難怪他要發火,不過這保安突然遇到兩個戴口罩的家伙,還莫名奇妙的上來打招呼套近乎,確實有點可疑,這個保安也算是負責任的,算了,都是誤會……
3、關于優秀范文的閱讀,運營推送的優秀范文大致都瀏覽了一遍(家里有個小調皮實在是抽不出更多的時間進行精讀),粗略的總結幾個啟示:
情緒不是用來控制的,控制情緒,短時間對他人是沒有太大的影響了,可是,長此以往,對自己和他人卻是極大的傷害——這個觀點非常新穎和獨特!來自念小娜
世界上多姿多彩的,同樣的學習內容,每個人的輸出都有不同的亮點和特色,比如麥克的作業就像在寫小說,妙趣橫生,澡澡的作業就像在開餐廳,想吃什么隨便點,尤其是深夜看著那些鮮香美味,簡直醉得不要不要的,元姐的作業行云流水,看著那些美麗的畫面,立刻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月青山的作業特別的小清新,很快被帶入詩經雅頌的那種味道,念小娜的作業文風犀利,淋漓酣暢。如果感興趣也可以直接關注他們喲,依次把對應的簡書昵稱分享給大家。
①狂奔的麥克
②澡澡Sue
③元氣滿滿正能量
④月青山
⑤念小娜
不看不知道,一看心里鬧??赐赀@些優秀作品心里還是有所躁動的,為什么別人寫得那么好?這時老師的話再次在耳邊響起:寫得不好怎么啦?寫得不好說明有成長空間呀,趕緊努力訓練,別廢話!元姐記筆記的顏色標注方法值得借鑒,麥克的構思值得參考,澡澡的美圖值得收藏……
最后借用永澄老師的一句話送給自己:人人具備分身的能力,人人都可以通過分身刻意訓練做到先知先覺!
附作業鏈接
預習作業 主動分身,助力成長
第一天作業 認識小我,積極構建人生的語言
第二天作業 覺察情緒,靜觀其變
第三天作業 覺察信念,念起即覺
結營作業 借助分身術,我覺察我開始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