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分享第526天
在那個當下,也許你是對的
我對兩個孩子的教育是嚴格的,從結果來看,心想事成了。但是卻傷害了親子關系。兒子覺得我對他太嚴厲,不愛他。我一直反思自己,在那個當下,我也許更愛他的學習成績,忽視了他本人的感受。對于他的學習,我太功利了,一切以他能取得高分為主,在情感上,情緒上沒有好好溝通,特別是高中三年,我每天給他送飯,忙的不亦樂乎,忙的感動自己,唯獨沒有感動兒子,現在回想一下,當時對兒子的陪伴是無效的,甚至是錯誤的。他吃飯如同嚼蠟,甚至難受,而我卻視而不見,從沒有關心過他內心的感受。只知道關心分數,名次。分數,名次,本來是他的事,他應該更關心,我卻越界,認為他不在乎,多么愚蠢的媽媽啊!此時真想扇自己幾巴掌,當時的自己心瞎了,眼瘸了。心一直在比,和鄰居家孩子比,和他班同學比,比的結果是別人看起來都比我兒子強,心魔怔了,怪兒子不努力。跟兒子搞對抗。有個老師說,孩子光消除家長的情緒就得浪費很多時間,我當時聽不懂老師說話的目的。現在回想起來,明白了老師讓家長別帶給孩子壞情緒,和孩子友好相處,搞好合作,做好后勤,如此而已。
陪伴的問題根源是:尊重,理解,接納不到位,邊界不清,過分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