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應用在帶東西上。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被處分,于是依照要求送東西到學校,等于是鼓勵小孩做出相同錯誤的事。小孩子以為自己的大名被廣播是一件得意的事,于是產生強化作用。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接受處分。
(五)應用在休閑生活。父母對子女學校與家庭生活的動靜應當掌握清楚,一旦有變化就應該立即查明改善,不能等待事情嚴重時才要設法補救。
關于有效應用行為塑造的要點:
一、確定終點行為。目標行為陳述要明確;應以日后能在生活中應用者為主;所選擇的行為以在正式塑造計劃結束后,仍能持續獲得增強物為宜。
二、選擇適當增強物。增強物因人、時、地而制宜。且必須量少而夠效力,最常用的增強物是注意和認同,若使用于班級"團體,則必須確定增強物對每個成員是否適當,利用代幣以交換其他增強物。
三、開始計劃。選定合適的起點行為,根據起點行為擬定若干序列步驟來接近所定的終點行為。計劃的擬定應當采用詳細多步驟的形式,以減少實施困難,逐步養成過程中,步驟大小要和學習者的學習速率匹配。
四、實施訓練計劃。當所希望的行為出現時,應當立刻予以增強,在所擬定的新行為完全建立后才可以進入下一個步驟。
(五)結束計劃。行為塑造后,仍繼續實施下去,只有采取間歇增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