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
- 20160219-《如何閱讀一本書》第二篇 分析閱讀。
- 利用30分鐘完成檢視閱讀
- 第2次進行檢視閱讀訓練。
四個收獲
1.讀之前目的一定要明確,帶著問題讀。
- 第二篇講的主要是什么:分析閱讀的三個階段需要采用不同的規則來進行。
- 第二篇細節上講了什么:要提煉主旨,提煉書籍結構,明確作者的問題,尋找答案。閱讀要公正,不能偏見。利用輔助閱讀工具可以讓自己更好地閱讀。
- 講的有沒有道理:很有道理,能幫助自己糾正以往的錯誤閱讀習慣,學會采用正確的閱讀原則來閱讀,從而增進自己的理解力。
- 粗略閱讀,提煉內容:要學會分類,會提煉文章的主要內容,并整合出文章的結構,從而幫助自己對這本書做出公平的判斷決策,通過與作者論辯,讓自己的理解力得以增進。
2.千萬不能在閱讀的過程中停下來糾結細節。一停頓就會下意識在詞句上糾纏,忘記了整體上去縱覽。從而打斷了閱讀的節奏,完成不了檢視閱讀。
3.要抓住綱要性的句子,一般在章首,章尾,中間標題。
跳躍性瀏覽,必然要找那些醒目的、有提示性的,關鍵的詞句來讓自己理解文章的結構和表達的含義。不要糾結于案例介紹和解釋說明。
4.主動閱讀,能讓自己檢視閱讀時少些焦慮,否則會因為讀得太快,在局部未讀懂,想停下來,或者糾結于詞句的意思,或者就此放棄。
三個感受
- 檢視閱讀的能力一定要通過刻意訓練來提升,否則只會是知道做不到。
- 要有檢視自己閱讀速度、閱讀方法是否符合五步法要求的意識,一旦察覺自己違反要求,要提醒自己立馬更正過來。
3.對文章整體結構的提煉和主旨句子尋找能力太弱,需要強化訓練。
兩個改變
- 用30分鐘搞定了,不糾結于沒有細細理解。
- 真正按照五步法進行了一次檢視閱讀。
一個行動
把本次檢視閱讀的感受用腦圖做整理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