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的故事總的概括起來就是以王彩玲為代表的追求藝術理想者,在那個時代不被社會所看重,所認同,由一個有理想有激情的青年最終走向了庸碌的一生。
? ? 整部電影結束后,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兩個詞:北京、魚刺。
? ? 北京是王彩玲日日夜夜想念著的地方,而魚刺是出自胡金泉對自己的比喻。
? ? 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有那么一個和北京一樣令人向往的地方,而誰也不想成為一根卡在喉嚨里的魚刺般令人厭惡。
? ? 在不到兩個小時的電影里,我們卻已觀盡了王彩玲的一生,我們看到了她在夢想得到北京戶口這條路上的努力,但更多時候,給我們所呈現的卻是她那可憐的虛榮心,就像在電影的開頭,她似乎有了自己的一番醒悟,說了這樣一段話:立春一過, 實際上城市里還沒啥春天的跡象,但是風真的就不一樣了,風好像在一夜間就變得溫潤潮濕起來了,這樣的風一吹過來 我就可想哭了,我知道我是自己被自己給感動了。的確,她以為自己是為藝術獻身的人,但到頭來,似乎表演結束都還未能見到一個觀眾。
? ? 立春每年都會到來,但給她徒增的只是更多的失望,就像經常懷著希望前往北京卻每次都是失望而歸一樣,回到小縣城還要傲氣地向他人炫耀自己是將要調往中央歌劇院的。
? ? 在那樣的年代里,一切都樸素得只剩一大波自行車在小小的縣城里來回穿梭著,誰也不會過多的去理會他人的遠大夢想,大家都安于平凡的生活著,然而當有那么一兩個人做了出頭鳥,或許是以一個相當響的噱頭——藝術工作者生活在這個城市里,他們便成為了異類,特別是不符合那個時代的審美眼光時,他們很有可能就成為了胡金泉口中所說的魚刺。胡金泉曾經一度認為,只要時間久了,這個城市就會習慣他,就會接受他,但是他錯了,就像春天還難以吹開人們身上那件厚厚的大衣般,又怎會輕易接受如此與這個社會大眾格格不入的人呢?
? ? 黃四寶、周瑜、胡金泉分別是王彩玲遇到的三個不同男人,如果從另一面來看,這三個男人所經歷的也許就是王彩玲的一面鏡子。
? ? 對于王彩玲自己來講,天生就沒有一副好皮囊,但是她卻還是很自信,因為上天卻給了她一副好嗓子。所以她堅信她是與別人不一樣的,當她每每向他人炫耀自己的未來時,我們很難辨別出她真的是出于對唱歌的一種熱愛還是虛榮心的躁動。電影里她的歌聲多次重復著:上帝上帝為何對我如此殘酷無情?對于她的一生的確有許多悲哀,即使想在北京謀求一個清潔員的職位都還是需要北京戶口,那時的社會環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造成她悲劇的一個因素。
? ? 在后來,她遇到了可以說是有同樣遭遇的胡金泉,或許是看到了比自己更不幸的人心里有了平衡感,對生活又燃起了希望。但仍舊沒有好轉,她還是那個孤身一人,胃痛之時無人照顧只得靠著鄰居幫助的王彩玲,生活似乎一直在磨合著她,最終,她認識到了自己只有和大家保持一致的步調才不會被這個社會所排擠,逐漸淪為平庸才是她最終的出路。
? ? 胡金泉算是這部電影中悲劇色彩較為濃厚的一個角色,特別是那段在監獄中穿著布鞋跳舞的片段,不僅讓王彩玲感到悲哀,更是為那個時代感到悲哀。胡金泉對于藝術是無比純粹的,他向王彩玲陳述自己走上跳舞這條路時,說道:年輕的時候就一根筋,就迷芭蕾,啥也不顧,昏天暗地地跳了十幾年。所以或許那時候最初的沖動讓他選擇跳舞這條路,但是在許多世俗眼光的脅迫下,他還是不得不選擇用一種極端的方式去尋找解脫。雖然我們在他幾次談話中,可以感受到他作為這個城市里一根魚刺的辛酸,但是我想他還是沒有后悔選擇這條路,就像他最后一次穿著舞鞋跳舞,那個空曠的場地只有他一人,或許只有在那刻,他才感受到那是一個真正屬于他的世界。
? ? 對于黃四寶,一個算是王彩玲真正愛過的男人。
? ? 黃四寶作為一個自稱可以考取中央美院的畫手,他始終認為自己的失敗只是缺少了一個伯樂,或是一個機會,但他沒有看到自己內心的浮躁,任何一點外來的聲音都可以擾亂他的創作。他與王彩玲的一段感情顯得突如其來,王彩玲偶然間看到黃四寶在外孩子氣般玩著紙片,母愛瞬間泛濫,這對于王彩玲也是一個意外,她的未來藍圖似乎出現了一個可以和他共同構筑夢想的人,但是最終發現,一切都是自己的一廂情愿。王彩玲出于的可能是內心真正的一種喜歡,但是對于黃四寶來講,卻是一種可以從王彩玲身上得到的一種利益,接觸的第一天就向王彩玲提出希望她可以當自己的人體模特。王彩玲沒有拒絕,甚至一度認為兩人將攜手走向未來,但是,在與黃四寶發生關系之后,還受到了黃四寶的一番羞辱,這對她的打擊是無比巨大的,所以穿起了演出服選擇跳樓自殺,但是卻弄得了個死沒死成滿身盡是傷。
? ? 最后想說的是一個不怎么起眼的人物——周瑜。
? ? 這個人在影片中算是一個引子,通過他對王彩玲有了大致的了解,這中側面表現顯得更加真實和客觀。他拜王彩玲為音樂老師,在他的眼中,王彩玲是一個較為有才華的,但是后面他也向王彩玲提出的結婚但是被拒絕了,從此之后便消失在王彩玲的生活中。他的愛其實摻雜著同情,王彩玲丑陋的外貌讓他以為會接受他的,但是卻沒想到王彩玲那股傲氣拒將他拒之門外,電影在快要結束之時又出現了周瑜與王彩玲相遇的場景,他們都已是孩子的父親母親,但是真相卻是周瑜有了自己的家庭,而王彩玲多年以后抱著的卻是領養的孩子,似乎是害怕讓周瑜看到自己此時的狀態,匆忙地就走了。
? ? 電影的接近尾聲之際,王彩玲再次出現在了天安門廣場,只是相對于以前,她現在不是一個人,她的身邊多了一個女兒,兩人在念著童謠戲耍著,畫面顯得無比溫馨動人,兒童天真無邪的笑聲似乎感染著每一個人,包括王彩玲自己吧,其實這樣一生過來,這樣也沒有什么不好,簡簡單單,平平凡凡,只是再也不會在每一年的春天來臨之時,期待著某些事情的發生,內心也不在蠢蠢欲動,春天都過去了,似乎什么事也沒發生過。再也不會看到魚刺,再也不用炫耀,也再也不用孤身一人熬過那艱苦的歲月。只是不小心聽到了那意大利歌劇《幕春》時,還是會幻想著自己站在舞臺上放聲歌唱,但或許,這終將是一個美好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