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約了一個孩子來辦公室談話,打算先泡點方便面吃,剛泡好沒來得及吃,孩子就準時來了。
坐下來開始聊,孩子講到自己的家庭,就開始掉眼淚了。
孩子從挨打講起,
講到她對酗酒父親的害怕恐懼,
講到她無處安放的煩躁和委屈,
講到她被人欺凌的孤立無助,
講到她割腕自殘時的痛和不痛的體驗,
講到她尋找“不良”同伴拉幫結派以求自保的策略,
講到她曾經榮耀卻每況愈下的成績,
講到她曾經的乖巧而今的叛逆,
講到她容易被激怒而迎戰的自動化防御模式……
每一個生命都需要被傾聽、看見、接納、理解與尊重。
她多次說到自己的委屈、孤獨、無助,也說到自己曾經的夢想,然而現在卻覺得人生毫無意義,甚至覺得如果她消失了、不存在了,她身邊的人就不會再為她而煩惱操心沮喪失望——“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低自尊衍生出自卑感、無價值感、虛無感、受害者心態……
我握著她的雙手,請她看著我的眼睛,對她說:
作為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本身就是有價值和意義的。
你是獨一無二的,你很珍貴,你很重要,你是值得被愛的。
就像此刻,這個當下,我愿意在這里陪著你、聽你傾訴、你相信我是愛你的嗎?
孩子不說話,烏黑的眼睛,靜靜地看著我,淚如雨下。我亦淚眼盈眶。
一個半小時的談話,我好像忘記了饑餓,只有眼前這個生命呈現出的真誠與敞開,青春期少女內心的煩擾和哀愁、痛苦與掙扎……
每一個生命都如此真實與美麗,需要我們用心去傾聽花開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