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左手
走進花園的門,看到的是花的海洋;踏入動物園的門,感受到的是動物的世界。不同的路通往不同的門,不同的門的背后是不同的天地。走進敞開的門,我們會擁有新的體驗;面對關閉的門,我們總是充滿好奇。
一次逛商場的時候,我在一個角落里偶然發現一個關閉的門上寫著“閑人免進”。我在想:“人都是一樣平等的,為什么要劃分成‘閑人’和‘忙人’呢?那么就算可以劃分,為什么“閑人”就要失去進門的資格呢?這關閉的門后到底隱藏著什么呢?”
我繼續思索著這個問題。
直到有一天,我在我們家附近發現了一所老房子。說是“老房子”,其實也不太老,估計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磚混房子吧,好像沒人住,墻壁都斑駁了,鐵門和窗子上的油漆也剝落了,泛起斑斑鐵銹。
這里引起我注意的,是它二樓的窗戶之間有一扇鐵門,高高地懸在上面,給人詫異的感覺。“這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我想,“門的外面沒有樓梯,這里為什么要留一個門呢?不怕出門摔下來嗎?……也許這里以前曾經有個鐵梯,后來生銹了,不結實了,就被拆掉了吧?……總之,這里面要是住人,可要小心點,別開門摔下來。這門還是長久得鎖著的好。”
我的腦海里又浮現出商場里的“閑人免進”的警語來。
后來有一次到威海游玩。沿城市主干道“世昌大道”向東,來到威海的標志性建筑“幸福門”。它大概三四十米高吧,當然寬度也是很大的。站在門前,視線穿過門洞,可以領略大海的浩瀚遼闊與洶涌澎湃。雖說只有門洞沒有門,更沒有“閑人免進”的警示牌,但人們都非常自覺,沒有一個人驅車從大道穿過這個門繼續向前開的。也許在大海的面前,人們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感受到了自己能力的限制,于是就不敢貿然前進了吧。
敞開的門讓我們領略了他身后的世界;關閉的門卻有他關閉的理由。老房子的門后是懸崖;幸福門的背后是大海,“閑人免進”的背后又是一番怎樣的天地呢?
有時,敞開的門看似是通途,實際上卻是深淵;也許關閉的門看起來是一種束縛,其實更是一種守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