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日課183/365
做為一名天賦規劃師和生涯規劃師,我每次與來訪者解讀測評報告和做學業、職業規劃,都會要講到邏輯思維能力,因為這個是解讀個人能力與發展規劃之間的關系繞不開的話題,由此可見邏輯思維能力對于所有人的學習和工作能力都有著很關鍵的影響,終此一生,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都會受邏輯思維能力好壞的影響。
說完這些,大概各位看官也會覺得“邏輯思維能力”很重要,但是什么是“邏輯”呢?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甚至很長時間內對這個詞的詞義都是概念不清的。
那么我是從什么時候知道“邏輯”這回事的呢?我想應該是初中畢業的那個暑假吧!
考完試,結果也出來了,沒有了暑假作業,于是整個暑假,我都在看小說,倪匡的《衛斯理》系列全套都看完了。在看書的過程中,我非常佩服主角解決問題的能力,跟一個已經在讀大學的朋友談起看這本書的感受時,他講了一句話:寫這書的人邏輯思維能力應該很強。于是我腦子里就有了一個印象,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分析問題一定很厲害。但是“邏輯”是個啥,還是沒人跟我講清楚。
隨著自己的學習不斷增多,后來自己也逐漸的了解了什么叫“邏輯思維”。從哲學的定義上來講“邏輯”就是事情的因果規律。
從狹義上來理解就是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是否能做到客觀的尊重相應的規則,而不是單憑自己的主觀臆斷下評判和做決策。
比如說有人買彩票中了大獎,沒有邏輯的人會以為這個人買彩票的那個地方風水好,財氣旺,然后以后都跑去那個地方買彩票。而有邏輯的人則會清晰的認識到這只是概率的問題,跟在哪里買沒有實質的關系。
從廣義上來講,就是我們生活當中所看到的各種事物發展現象是否符合相對應客觀的規律。
比如說有些家長看見別人家的孩子考上了重點大學,跑回去責難自己的孩子,你看看你們班那個誰,長得也不如你,家庭條件也不如你,平時看起來也不如你聰明,怎么你就考這個成績,人家就能考上重點大學。這就是典型的沒有“邏輯”,因為能不能考個好成績,跟長相、家庭條件、聰不聰明也不能完全劃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