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系》一書里作者說,比起心碎,人們更愿意接受憤怒,因為心碎代表著要面對自己不堪的過去,他們覺得那代表自己那段過去是失敗的,他們不愿意承認自己的失敗,所以,我們更愿意虛偽地用外表強悍的外殼掩飾我們脆弱的內心。
曾幾何時,你和那個心愛的她一同花前月下、一起觀賞感人的電影,一起看絢麗多彩的演唱會,一起度過每一個美好的節日
你們都曾經認為對方是自己的唯一,是自己這一輩子的摯愛,這種愛的信念,不曾后悔不曾動搖
而隨著時光的流逝,隨著家庭、社會的壓力,尤其作為男人,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他們焦慮、不安、緊張、浮躁、沉重,對于身邊的她,是否親密如初?
我們曾經經常在周末閑暇的時候約上三五好友,去野外燒烤踏青,在宿醉的時候侃天說地,亦或者為了朋友俠肝義膽、義憤填膺。
而現在呢?是不是會為了生活上的瑣事,而跟自己的愛人冷戰數日?是否因為孩子的叛逆,或者各種沉重的費用而苦惱煩躁?跟自己的哥們或者閨蜜相處是否依舊像以前那么沒心沒肺,而不是傾訴各種煩惱?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無論你有多忙,別忘了給自己靜下來的機會多去與自己的心交流。
佛家講戒定慧,其中的定就是定住你這顆心,不要讓它起妄念,禪修,就是給自己時間去“做回自己”,不去想已經流逝的過往,也不去擔憂未知的以后,安于自身本然狀態,止息妄念、回歸自性、尋回生命的本源,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將禪的智慧運用在日常生活和事業發展中,智慧處事、靜心感受生命最純的那份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