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參與了簡書的活動,因為對“吃”和“治愈”的偏好,我選了這本看上去很溫暖舒適的書來閱讀。封面是淡藍色的,畫著簡單的食物和各種各樣的人,淺淺淡淡的,秉持了原來那種日式小清新風格。
書的內(nèi)容就像是標題所說的一樣,“解憂”和“小食堂”,一個是故事的核心,一個是故事的地點。一個小食堂,幾節(jié)烹飪課,幾個學員,講述了他們的各自的故事,煩心事以及背后的愛與溫暖。這么描述出來就會覺得這完全就是那種平平淡淡的幸福,是那種綿綿軟軟貼近內(nèi)心的淡淡的感情然后會心一笑。然而這些故事卻總是留給我一些尷尬,讓我覺得牽強附會以致于身離其間無法共鳴,自然也缺少那份感動和會心的微笑。
封底的四句話非常簡練又完整地的描述了前四個故事:
精心準備的菜肴,卻成為分手的理由。是移情別戀的借口,還是因愛而無法坦誠相待?
回憶中茄子的味道,是愛人的味道。比“天人永隔”更可怕的竟是“流言蜚語”?
歡送會上變質(zhì)變味的蛋糕,是辦公室斗爭的產(chǎn)物,還是人性扭曲的惡果?
對母親暴力相向的兒子,是天性暴力使然,還是另有隱情?
我可以用上述這樣的句式很簡單的敘述完剩下這兩個故事:
“孩子的沉默不語,是內(nèi)心封閉還是母子缺少溝通理解?”
“突如其來的禮物,是遲到的祝福,還是想念卻無法坦誠的密語?”
其實很容易猜到,選項全是后者。我猜,作者可能就是用這樣的句式做了梗概,然后加上背景再套入小食堂這樣的環(huán)境里吧,然后莫名的就有了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