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真是太美好了。我們就這樣簡簡單單一直走,永遠不回頭。
《契克》,是我看過的第一部德國電影,看得我血脈噴張,我能感受到我眼神里放射出的自由光芒。電影不長,一個半小時飛一般的流逝,當電影的片尾曲響起,我的嘴角依舊控制不住的保持著興奮的弧度。
怎么說呢,這部電影,我覺得跟它的邂逅仿佛是宿命般的必然,并且,對這部電影產生如此難以抑制的感覺仿佛也是宿命的必然。
不是每一部電影看完都恰好達到了你心中的高潮,所以我格外珍惜,同時也特別開心,發自內心的喜悅。
《契克》是我今天在公眾號上看到的一部電影推文的內容,簡單瀏覽了一下他人眼中的《契克》,也算是看了下簡介,我的心就立刻激動地狂跳不止。
我不知道這部電影怎么樣,甚至我幾乎什么都不知道,但我心里就有一種強烈的感覺,我會愛上它。
瀏覽這部電影的類型時我的內心就蠢蠢欲動,公路,劇情,青春,成長,德國,每一個元素每一個字眼都好像一支精準無比的劍正中靶心。
我真的很珍惜很珍惜公路電影,同時對歐洲那片土地的天然親近感也讓我移不開目光,而更讓我移不開目光的,是它的內容。
如果你們有耐心看到了這里,一定感覺心里的疑惑已經到達了頂點,或許嫌我鋪墊那么久啰嗦又夸張,其實就好像剝一顆洋蔥,我也為終于撥到了蔥心而激動不已。
在成長的道路上,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朋友,用英文講是soulmate,用那個公眾號里的詞講是“世界上的另一個我”。
想法不謀而合,喜歡的東西相似,你說的話立刻她就懂,你的點她也能完全get,總是會分享自己喜愛的東西給對方,更難得的是,她完全懂你的意思并且你們的口味是那么相似。
就連聊起天來,都總能想到一塊去,有趣的東西像水流般源源不斷的涌出,腦洞相互成就促進,聊的血脈噴張,每次聊天都會有驚喜,有寶藏,笑得合不攏嘴,愁也是真嘆氣。
契克和邁克就是這樣一對朋友。
契克是轉校生,契克到來之前,邁克被大家公認為怪胎,他和他們班所有男孩子一樣都非常喜歡他們班的女神。
女神過生日準備開生日會,他精心為女神準備了一份生日禮物,是一張畫的可以說出神入化的女神自畫像,可是,女神邀請了他們班的所有人,唯獨沒有邀請他和契克,這令邁克非常生氣沮喪。
為什么也沒有邀請契克呢?契克,一個又高又壯長相很東方的來自俄羅斯的小伙子,來的第一天就給大家留下了十分糟糕的印象,甚至邁克也很嫌棄他:喝酒到處吐,說話不分場合,怎么看怎么像個神經病,還是個天才,學習成績極好。
兩個被孤立的人很自然的漸漸走到一起。
那是假期前夕,班上除了他們都被邀請去參加女神的生日派對,契克開著一輛借來的車出現在邁克家門口,問他假期怎么過,邁克說不知道。
兩人聊著聊著契克知道了邁克很喜歡女神,于是鼓勵他去派對上把畫送給她。然后邁克坐著契克的車和契克出現在女神派對上,把畫送給女神便揚長而去。一路上兩人激動不已,契克突然提議:一直開下去怎么樣?
于是一段公路旅程就此展開。
這段自由,浪漫,有趣,精彩的旅程正中我內心,即使現在已經看完電影在編輯推文的我,內心依舊狂喜不止,手指像在鍵盤上跳舞。
聽著不那么入時的老歌,周圍是麥田青草田野,一望無際,天藍的可以看清楚云彩的紋路,太陽溫暖的讓人身心自由。
沒有駕駛證,扔掉了手機地圖,兩個14歲的男孩帶著兩顆年輕又相似的心臟在地球上肆意流浪。
兩人夜晚在緩慢旋轉的風車下談論著宇宙,周圍寧靜又祥和。
他們不計后果的沖入麥田橫沖直撞,軋出自己的名字,邁克說,這樣就能在谷歌上看到了。
他們還遇見一家很厲害的人,三四歲的小孩子玩一樣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道怎樣用手表判斷方位,德國的歷任總統出口就背從第一任到現任一個不落。
還因為一個警察的出現兩人被迫分開“逃亡”,最后又不約而同心有靈犀的回到“上一個安全地點”——大風車下重新碰頭。
甚至遇到一個和他們一樣自由有趣又靈魂相似的女孩,三人相約著五十年后再聚首。
漫長的公路漂流最后以慘痛的車禍結束,好像終于做夠了夢,假期結束了,又要回到現實,開學了。
女神終于由那件事開始注意到了邁克,可邁克發現現在自己對女神一點都不感興趣,他唯一盼望的是他的這位好朋友——契克的歸來。
寫到這里,突然想到一句歌詞——你大膽的夢,我陪你去瘋。
就像前面所言,遇到 “世界上的另一個我”,真的是一件特別特別美妙的事。
我也真的愛極了這段充滿未知的旅程,用契克的話說就是酷炫。明天的美妙之處,恰恰在于它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