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么會想看微信訂閱號呢。
這種淪為如廁讀物和地鐵讀物的玩意。
沒錯,這個玩意我也開了一個。就像開個QQ空間一樣簡單。
然而我并不會擠地鐵和蹲坑時看自己推送的玩意。
在一堆更新的公眾號推送中,嘰嘰喳喳的,各種紅點點每一秒都更新著。
即使這樣,依然不會輕易點開看。
那長長的列表里,置頂著我們的萌叉叉。
如果不想深愛的東西被歲月埋藏,那就置頂吧。
每更新一次都好像在告訴路人們,嗨我們還活著喲。
即使沒有誰會關(guān)心“孰生孰死”這種物種自然存亡的問題。
但還是想證明著,我們還是有存在于這個世上的痕跡的。
這個坑,還是可以一點、一點栽培的,會慢慢長出新芽,開出小花。
沒有稱贊亦沒有批評,純粹地想營造一個單向的言語環(huán)境,像背著吉他在街口賣唱,喜歡的人自然會駐足停留。
之前在報社的時候,從一個不關(guān)心社會時事的閉塞青年,被培養(yǎng)成每日看N份報紙、學(xué)會把舊聞變新聞的“槍手”,頂著老師的記者頭銜,大肆歌功頌德,還要察民生、探民情。
于是,漸漸寫得索然無味,反而被上了一節(jié)課。
被告知寫新聞,要動情動人,像推銷一樣要先過得了自己一關(guān),再依顧客口味打入市場。
罷了罷了,再苦心雕琢著枯燥無趣的會議記錄,又有幾個顧客是真的需要你這包裝得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新聞?
在預(yù)知到往后的日子,可能更多的是物盡其用,頂多也是一名“槍手”,唯唯諾諾地發(fā)揮著寫作的技能,用畢生絕學(xué)換來茍且偷生。
確實不甘心,不甘心只為別人而寫,不甘心疲累不堪地坐等江郎才盡。才要奮力為自己而寫,在還有些許能力的時候,在還未被現(xiàn)實給擊潰的時候,筆耕不輟。
「筆耕不輟」是我寫給匪我思存的寄語,那時她開講座,分享了她的寫作人生。最后環(huán)節(jié)發(fā)小卡片寫寄語的時候,我大筆一揮,寫下這四個字:筆耕不輟。
寫過那么多素材那么多故事,只希望你能一直、一直寫下去。
畢竟,你是現(xiàn)在寫的比較好的人了。
曾讀過土家野夫的《身邊的江湖》,深感大千世界,人世之變化無常。他講獄中掌瓢的黎爺、遺民老譚、在亂世中憤世嫉俗的表哥、因愛生恨的羅小毛、為情自殺的農(nóng)村女孩……
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其或短暫或豐滿的人生,在命運浪潮中浮沉。
每個人不過草芥,易枯易逝,卑微得不為世人所知,被社會制度和歷史所遺忘、拋棄。自己的人生,也只有自己掌控。
對于那個預(yù)謀自殺的農(nóng)村女孩,她在QQ空間里花了近一個月梳理了自己,感嘆人生,最后說說停止在一句“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
就這樣,幻想破滅,她成全了這個世界對她的不公和歧視,而獨自遠(yuǎn)行了。
她只是加入了無數(shù)個這樣的悲劇,之前和之后,都肯定一直有這樣卑微而純凈的死。佛經(jīng)云——汝愛我心,吾憐汝色,以是因緣,經(jīng)百千劫,猶自纏縛。
我們都在這樣的纏縛之中,經(jīng)歷我們各自的劫難。
草芥之命,不足珍貴。
好卻好在,草芥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我們會努力把這個坑,開墾成一個專屬的后花園。
卻不是王爾德《巨人的花園》里那個不愿分享花園的巨人,我們愿意分享我們的后花園。
是誰說過,這世界如此喧嘩,讓沉默的人顯得有點傻。
當(dāng)沉默的人不再沉默,你愿意聽嗎?
晚安。
文章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萌叉叉 ID:daym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