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數學家贏得了世界大戰,
是數學家破解了日本密碼,
也是數學家發明了原子彈。
……
誰是未來的摩爾斯?
誰又是下一個愛因斯坦?
誰將是民主、自由和發明的先鋒?
1947年9月,普林斯頓大學誕生了這樣一位未來的數學家,不,他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同時也是最富傳奇性的數學家和經濟學家。
他就是2001年上映的電影《美麗心靈》的主人公約翰·納什。
不知是電影《美麗心靈》再現了約翰·納什的一生?還是約翰·納什成就了電影《美麗心靈》?
2002年該影片榮獲第74屆奧斯卡金像獎、第59屆美國金球獎等多項大獎。
天才的隕落
作為天才他是不幸的。就在他作出了驚人的數學發現,開始享有國際聲譽之時,他受到了精神分裂癥的困擾,這使他向學術上最高層次進軍的輝煌歷程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他曾飽受精神分裂癥的困擾長達30余年,他的生活中出現了幻覺、幻聽與幻想,是無法控制自己的病人。
他經常被幻覺引導,不自覺地到自己所在的學校普林斯頓大學講學,分不清生活中的真實與虛假。
但是嚴重的精神分裂癥沒能奪走這位天才的天賦!重病的折磨沒能埋沒這位天才的成就!
是什么讓他擁有堅強的意志?是什么讓他與頑疾奮力抗爭?是什么讓病魔望而生畏?又是什么成就了他的職業輝煌?
在他的一生中擁有三個寶貴的資源,這些資源又給予了他莫大的激勵,成為了他成功的秘訣!
動力引發觀念
從求學開始,納什的一生始終堅守著這樣的信念——他要工作、他要對家庭負責、他要與疾病斗爭,這就是驅使他成功的動力,也是他兌現所有承諾的勇氣。這就是他不變的觀念。
他整天沉迷于一件事:尋找一個真正有創意的理論。他深信這才是他應該從事的事情。
處在病魔的重壓之下,納什仍然被那令人興奮的數學理論所驅使著,他決心尋找使自己恢復常態的方法。
為了工作,為了承擔家庭的重擔,為了照顧兒子,為了滿足妻子的需要,他停止了吃藥。在別人的嘲笑與醫生的不贊同下,他做到了!他堅強地與疾病做斗爭,他與幻視中的人物說再見!
通過意志的力量,他一如既往地繼續進行著他的工作,并于1994年獲得了諾貝爾獎。與此同時,他在博弈論方面頗具前瞻性的工作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理論。
能力引導方式
不論是在求學期間,工作期間,還是在被疾病折磨期間,納什的一生都在不斷追求并做出成績。這就是他表現能力的方式。
他無疑是一位天才的科學家!他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學習前并沒有上預備班的經歷,也沒有遺產或富足的親戚資助他進入“常春藤盟校”,但普林斯頓最具聲譽的獎學金證明他確實屬于普林斯頓這個團隊。
經過了三十余年的艱難努力,他終于戰勝了生命中最大的困難,并且做出了卓越的成就!這要歸于他頑強的意志。
他對于優雅的社會交際根本不屑一顧,上課也提不起什么興致。他觀察著普林斯頓的競爭,撰寫出了關于博弈論的論文----“競爭中的數學”,打破了持續150年的陳舊思想。
面對社會中的各種沖突,納什發揮出了自己的優勢,他的納什均衡理論廣泛影響著市場經濟、計算、演化生物學、人工智能、會計、政策和軍事理論等眾多領域。
關系產生對象
在納什的一生中,他不僅得到了聲譽,還得到了友情和愛情。他身邊的人給予他的關心與支持成為了他感恩的對象。
當納什在輝煌時刻受到精神分裂的困擾時,他已經懷孕的妻子艾麗西亞并沒有放棄對他的治療,而是用愛幫助他堅持下來。
在他治療期間,他的大學同學——他視之為敵人的馬丁,接受他在普林斯頓圖書館的工作。
他的主治醫生羅森,也是在發現他的病情之后全力以赴地為他治療。
納什最終決定與這場被認為是“只能好轉、無法治愈”的疾病作斗爭。他堅持了數十年,從被困擾,到明白那不是真實的世界,再到不予理睬,最終納什在真情、愛情、友情的呼喚中恢復。
在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納什對妻子說到:“今晚我能站在這里全是你的功勞。”
美麗的升華
2015年5月23日,《美麗心靈》的原型,86歲的約翰·納什和他的82歲的妻子遇車禍去世。這位天才科學家為他的職業生涯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有句哲語“最難戰勝的敵人是自己”,《美麗心靈》再現了這位唯一獲得諾貝爾獎的精神分裂癥科學家約翰?納什博士不斷改造自己、發現自己、挖掘自己、發揮自己,最終戰勝自己的傳奇故事!
當你抱怨鬧鐘天天叫你上班的時候,你是否想過要確立明確的價值觀作為觀念認知資本?
當你抱怨升職加薪與你無緣的時候,你是否想過要不斷提升知識與能力作為方式認知資本?
當你在工作中需要得到幫助的時候,你是否想過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作為對象認知資本?
當你努力獲得這些資本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你的職業生涯之路從哪里開始!當你為你的努力付出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作為正常人的你比天才納什幸福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