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此多嬌,五一跟著詩詞去旅行!

在這明媚的春光里,跟著詩詞去旅行吧!走在陌生的街頭,欣賞著繁華的風景,那般詩意,那般灑脫,一句詩詞,便喚起我們心中深藏的情愫。

西安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白居易《長恨歌》

這個古老的城市為我們講述著古老的傳說,摸一摸那厚重的城墻,有多少故事在那里沉淀。

鐘鼓樓的霓虹絢麗多彩,人潮涌動,驀然回首,仿佛時空將我們帶回了那繁花似錦的大唐盛世。

南昌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閣詩》

讀“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總感覺滕王閣只是存在于那一篇絕美的文字里,存在于歲月滄桑的迷霧里,存在于自己的夢里。

如今,真正登上這座樓閣,憑軒臨風,極目遠眺,甚是快哉!

蘇州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楓橋夜泊》

印象蘇州,風是古風,水是遺韻,遠眺虎丘塔,古意綿深,近賞拙政園,別致清幽。

遙想當年,東晉文化之清雅,南朝歌舞之升平,隋唐運河之繁華,五代之南唐吳越,宋詞元曲,明清才子,民國威武亦鏗鏘,所有的前塵往事,全都被籠罩在這浩浩茫茫的姑蘇煙雨之中。

武漢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黃鶴樓》

黃鶴樓寬廣深遠得如同一座歷史的瞭望臺,讓我們能望著秦漢的月,站在唐宋的細雨中,去遙望歷史塵封了的一個個年代,瞻望我們先人遺留下來的一篇篇的詩心墨跡。

走進黃鶴樓,就像是走進了一個古代文化的驛站,只要你來過,就忘不了了。

河南嵩山

長歌游寶地,徒倚對珠林。

雁塔風霜古,龍池歲月深。

紺園澄夕霽,碧殿下秋陰。

歸路煙霞晚,山蟬處處吟。

——沈佺期《游少林寺》

少林寺,它孕育于中原大地巍巍中岳嵩山之懷抱,坐落在滔滔黃河南岸不遠的一方凈土之中,史屬禪宗習武之地,卻飽經千年滄桑血雨腥風的憂患歲月。

江西廬山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彌漫山谷的云霧,一陣風過,瞬間就波濤洶涌,萬馬奔騰,織成了一張巨大的天幕;忽作雄鷹翱翔,忽作仙女飄渺,忽而薄如蟬羽,忽而厚如巨峰。

山東泰山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在泰山山腳下向上望,只見它連綿起伏,氣勢雄偉。泰山樹木長得郁郁蔥蔥。雪白的云朵圍繞著山頂,像是給泰山戴上了雪白的絲巾。

安徽黃山

黃山四千仞,三十二蓮峰。

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絕頂,下窺天目松。

仙人煉玉處,羽化留馀蹤。

亦聞溫伯雪,獨往今相逢。

采秀辭五岳,攀巖歷萬重。

歸休白鵝嶺,渴飲丹砂井。

鳳吹我時來,云車爾當整。

去去陵陽東,行行芳桂叢。

回溪十六度,碧嶂盡晴空。

他日還相訪,乘橋躡彩虹。

——李白《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

巍峨的黃山松,屹立在石間,風雨不動,歲月無改。它們遺世獨立卻不孤芳自賞,雍容華貴而不矯揉造作,稀稀疏疏卻又錯落有致。

陜西華山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寇準《詠華山》

華山有許多優美凄婉的故事傳說:巨靈劈山、劈山救母、吹簫引鳳等典故婦孺皆知。特別是沉香劈華山救出三圣母的故事,更是千古流傳。

重慶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早發白帝城》

夜游白帝城,雖不見腳下蜿蜒奔流的長江水和對面雄偉險峻的夔門關,但半月懸空,燈光閃爍,穿行林中,晚風拂身,清香撲面,曲徑通幽,倍感愜意。

巫山紅葉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巫山的雄峻,全是長江給的,是長江滋潤了巫山,巫山是長江孕育出來的子女,長江水把最美的陽光,日積月累地揉進巫山的土石之中。

長江的靈氣借云霧蒸出了巫山紅葉,那幾千年,上萬年的浸潤,滲透泥土,滲進樹根,樹莖到樹葉。

安徽桃花潭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這里地處皖南山區,群山環抱、層巒疊嶂中,青弋江在此蜿蜒纏綿,成一泓清幽的潭水。

潭邊村落是典型的徽派建筑格局,黑瓦白墻,馬頭翹角,典雅大方。村民們臨水而居,恬淡自然,淳樸和美。

杭州西湖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西湖,煙霧茫茫,微波漣漪,靜謐安然,蒙蒙中露出秀美的樓閣亭臺,像晨起未妝的絕色女子,神情懶散,衣裙飄逸,長發悠悠,一臉嫵媚,嬌羞無比。

四周群山,層巒疊嶂,西湖在群山環抱下,似長發女子項下奕奕閃光的珍珠,賞心悅目,精美絕倫。

萬里長江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聆聽長江,便是聆聽歷史。那場熊熊的大火,曾經染紅了半江碧水。那一身素衣的周郎,也曾立在江邊,眺望著狼狽而逃的曹操,大笑三聲。那笑聲飄蕩在滾滾的江水上,一直飄蕩到了今天。

聆聽長江,讓你感到,這里也曾刀光劍影,也曾經歷了恩愛情仇,也曾兇險澎湃。

居庸關長城

居庸關上子規啼,飲馬流泉落日低。

雨雪自飛千嶂外,榆林只隔數峰西。

——朱彝尊《出居庸關》

長城之美,美在其雄偉。眺望長城建筑在連綿起伏的山梁上,蜿蜒盤旋,高大雄偉,真不愧是建筑界的奇跡之一。

祁連山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祁連山綿延數千里,如一黑龍橫臥在這神秘的大西北。自古以來,人們懷著敬畏與朝圣的心情來到這里,寫下不朽的詩篇,無不體現其豪壯,入聳的龐大。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250評論 6 530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7,923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041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475評論 1 30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253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01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882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23評論 0 285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530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494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639評論 1 366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177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890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289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552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242評論 3 389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26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