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租房史
或許正是杭州這座城市的發展史
有故事的你將自己的青春毫無保留的獻給了這座城市,
而城市卻不會因為一個人,而低下自己高昂的頭顱。
那些年,我們在杭州的租房故事
@糖妹:
大學畢業后留在杭州,從此過上租房生活,期間搬了5、6次家,一句話總結:時刻為搬家準備著。
@為夢飛翔:
2012年7月15日,最熱的時候來到了杭州。當時住在東新園的求職公寓,房子被二房東做成隔間房,一個房間放三個上下鋪,一天8塊錢。來杭州5年,換了5個地方,從城東搬到城西,再到城北,然后又搬回城東,就差城南了,現在租在三里亭小區。
@朱延:
當時剛畢業,沒有想太多,腦袋一熱,帶了行李和父母給的幾千塊錢,就到杭州了。沒地方住,先在青旅安頓定下來,馬上開始找房子了,想著先把房子安頓好,再開始找工作,于是遇到了黑中介。
@小洛:
2015年3月,我從老家來到杭州,借住在朋友的房子里,那是金沙湖附近類似于酒店式公寓一樣的商住樓,月租800元。房租半年一交,但是每次交租時都要漲價。
@L°小資:
畢業租房,本來四個大學朋友合租,租著租著只剩下自己一個人,那種孤單寂寞冷.......
@喜歡結繩的波比:
2013年初到杭州工作,租在益樂新村3樓,城中村環境比較差。每天凌晨2點-3點,老鼠蟑螂大駕光臨寒舍,所有能吃的都被翻了個遍。城中村的老鼠胖了,我卻瘦了。
@冬天不可愛:
2015年和人合租,住在老小區4樓,隔音一般,每個周末都被為愛情鼓掌的聲音吵的睡不著。
@登高望遠:
在天目山路學院路旁的匯豐公寓住了三年,月租金1600元,和房東老奶奶同住,3年房租從沒漲過價。老奶奶人非常好,還會幫我打掃衛生、洗衣服。現在我離開杭州,有空還想回來看看她。
@黑白世界:
租房10年,每天下班說“回家”其實心里都沒底。
@壞壞貓:
在鳳起路三華園13樓,住了兩年半。最難忘的經歷是半夜睡覺,”咣當“一聲,臥室的窗戶掉,那是一個冬天,風吹著太冷,只好用寬膠帶粘滿窗戶擋風。
1
“闖蕩者”的租房經歷:有地方住,就很滿足了
地鐵1號線打鐵關站附近的焦家里一弄3號,羅大偉曾在這里租住2年多。
與鄭先生不同,江蘇人羅大偉的8年租房故事,堪稱見證了杭州這幾年的漲價。
8年間,羅大偉與女朋友也就是現在的老婆,一共搬了8次家,農民房、單間、合租、整租套房,他都體驗了,房租也從最初的430元漲到現在的2700元。
2005年,羅大偉從外省農村考入杭州一所大學,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2009年大學畢業,他走上了漫漫的租房路。羅大偉說,“剛畢業沒錢,所以租在小和山浙江科技學院旁邊的農民房,430元一個月,住了兩年多。”
羅大偉至今清晰的記得:“租房第二年,我女朋友從江蘇來杭州發展,當時衣服都要晾在一個公共平臺,由于經常遇到內衣丟失的情況,所以我們就搬家了。”
這一次,羅大偉搬到了離公司比較近的蓮花街炮臺公寓,100多平,被房東隔出5個房間,房東一家也住里面,羅大偉租的單間每月800元。
后來因為換工作,羅大偉搬到了浙大紫荊港望月公寓,單間帶獨立衛生間廚房,當然房租也漲到了950元每月。
期間又跟人合租過城北商貿園、紫薇公寓,后來因為結婚、老婆懷孕,羅大偉開始考慮自己單獨租一套。“畢竟以后家里老人要過來,合租不方便。所以在打鐵關附近的焦家里整租了一套兩室的房子。”
在焦家里住了一段時間,因為房東自己要回來住,所以搬到了現在住的流水西苑。“還是兩室的房子,月租2700元左右,一直住到了現在。”
8年時間,有的因為工作原因,有的因為房東原因,搬了一次又一次。
羅大偉說,“對于我來說,在杭州有地方住,就很滿足了。”他甚至懷念的說,租了這么多年房子,并不覺得苦,大家都是這么過來的,租房時還認識了很多好朋友。
好在,去年G20之前,羅大偉湊錢在杭州買了一套90方小戶型。今年6月底,羅大偉的新房交付了,裝修交付的,只要買點家具家電,通風一段時間就可以入住了。
“現在的壓力雖然很大,每個月要還房貸、車貸、車位貸,還要交房租,現在又要開始買家具,已經入不敷出了。但好在,我們在杭州已經有家了。”
2
不用未來,這個時代租房完全可以過一生
7月,《2017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及租房趨勢報告》發布,數據顯示,90后租房人群已經占比39.9%,首次超過80后,成為租房主力。
與80后的租房前輩們不同,95后對于租房最關心的問題已不再是租金,而是生活品質。數據顯示,17.55%的畢業生愿意拿薪資30%—50%去租房。
而90年的小軍算是比較典型的例子,小軍老家河南,2017年6月他從浙江工業大學(朝暉校區)工業工程專業研究生畢業。
畢業后,小軍并沒有回河南老家發展,也沒有從事所學專業相關工作,而是選擇轉行金融行業,做了一名證券量化分析師,月薪稅前9000元,工作地點在西湖區教工路附近。
問及為何選擇轉行,小軍說,“傳統的制造業發展太慢,工資也低,最重要的是我對證券量化分析師興趣濃厚,屬于成長型新興行業,一方面待遇好,另一方面更看好未來的發展。”
就像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中“北漂”或是《歡樂頌中的“滬漂”一樣,在杭州闖天下的“杭漂”一族,留下來的第一關,就是租房。
“我在網上找的房子,錢江市場后面的大關小區,60平米兩室一廳,4000元/月。”小軍說,另一個房間他以2200元/月的價格轉租了出去,笑稱自己現在是“二房東”。
對于目前杭州房租價格,小軍表示“貴不貴都是相對的,目前2000/月還能承受。
較于傳統的租房模式,長租公寓似乎更受年輕人青睞。隨著“租購并舉”政策未來逐步落實,未來租房或將成為一種重要方式。
“我覺得沒必要買房,不用未來,現在這個時代完全可以租房過一生。其實買房子,付首付、還房貸,這跟租房沒什么本質區別,房貸還不上,房子照樣會被銀行收走。”小軍充滿信心的說。
這是生活在杭州這座城市,關于他們的故事,
可能你也曾經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