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1:洪武大帝
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小名朱重八。1353年,被迫參軍抗元,殊不知,再不能回頭。憑著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和洞察力,可謂一路披荊斬棘,死里逃生,智勇多謀,最后才成為了開國皇帝。(具體某某年某某事的我也不能完全對號入座了,那感覺就像在高中背書一樣...)
感覺這個艱難的過程好具有戲劇性,他就像是主角光環一樣,在每一次戰事中,他幾乎竟然都能準確的判斷;而且一到緊要關頭的時候,就有人來助他。
他在位期間,也做了許多對治理國家有益的舉措:興修水利、減輕賦稅、科舉制度等。因為兒時家境貧苦,他最恨貪污,所以嚴懲了很多官員。取消丞相制度,改為設立各個使司部門分掌職權,加強他的中央集權。
在他稱帝的過程中,這些人的存在不可或缺:徐達,常茂、馮勝、李善長、藍玉、付友德、王弼、胡惟庸等人,但是這些人后來大多數都不滿足于得到的封賞,或互相較量攀比,得意忘形,最終的結果都是死,要么就是朱元璋感覺誰的權利太大了,對他有所威脅,結果也還是一死。到了后期,很多官員可以說是被迫當官了,死不得又活不好。
還是由于從小家境貧苦,朱元璋很是照顧他的親戚們,封了官爵官位,而且吃穿啥的都不用愁,他覺得自己為他們以后的吃穿啥的都安排好好的了,但是子孫越來越多,沒本事的又不少,終究在“歷史規律”這一強大到朱元璋也戰勝不了的情況下,他的這些子孫們也真是“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正是因為他從小的經歷,是他在越發強大的同時也還保留著一些原則,總的來說,他還算是以為很不錯的杰出皇帝。勤于政史,建樹頗多?!膀屩鸷?,恢復中華”,北伐中原。
言而總之,這是一個從貧苦的貧民布衣到一代皇帝的勵志成長故事啊。
朱元璋很是看中朱標,但他死的早,于是把皇位給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朱允炆才15歲。
后來燕王朱棣篡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