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和實生物”;“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千百年來,“和”文化深深地影響著中國這個東方大國。團隊要達到“和”,就要協調各種利益,綜合不同意見化解復雜矛盾,凝聚各方力量。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凝聚的。
所謂凝聚力,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個體成員要把自己有機融合到團隊之中;二是這個團隊要在實際行動中表現出自己的團結與合作精神。這兩個方面互為前提,互相制約,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每年南飛北往的大雁總是結隊而行,他們的隊形一會兒呈“一”字,一會兒呈“人”字,一會兒又呈“V”字。 許多人曾經對此迷惑不解,后來科學家發現,大雁的編隊飛行能產生一種空氣動力學作用,編隊飛行的大雁,在耗費同樣能量的情況下,要比單獨飛行的時候多飛行70%的路程。也就是說,編隊飛行的鳥能飛得更遠。
鳥兒結伴飛行給企業團隊領導者的啟示應該是深刻的,一盤散沙難成大業,握緊拳頭出擊才有力量。任何一支團隊,成員之間必須團結一致,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無往而不勝。
團隊凝聚力是團隊對其成員的吸引力和成員之間的相互吸引力,它包括“向心力”和“內部團結”,兩層含義,當這種吸引力達到一定程度,而且團隊隊員資格對成員個人和對團隊都具有一定價值時,我們就說這是個具有高凝聚力的團隊。
團隊凝聚力是維持團隊存在的必要條件,如果一個團隊喪失凝聚力,像一盤散沙,這個團隊就難以維持下去,并呈現出低效率狀態;而團隊凝聚力較強的團隊其成員工作熱情高,做事認真,并有不斷的創新行為,因此,團隊凝聚力也是實現團隊目標的重要條件。
現在社會,靠單打獨斗是不能獲得成功的,個人的能力與智慧畢竟有限,依靠個人奮斗的個人英雄主義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如果僅指望領導者殫精竭慮而沒有廣大員工的積極參與或只是提高員工的個人能力,而沒有有效的團隊協作,那么在競爭日益加劇的今天就不會有生命力。
要想取得今后的成功,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應充分運用人力資源,特別是要盡力使團隊協調默契,形成強大的團隊合力。
在人類的歷史上,曾經有不少杰出人士都是有善于打造團隊精神的高手,從而使自己所在的團隊取得了輝煌的業績,自己也贏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艾迪·瑞肯巴契爾創下擊落26架敵機的紀錄, 成為美國的“空軍英雄中的英雄”。有一天,他的中隊長在作戰中陣亡,它就繼任駐法第94航空中隊隊長。
作戰的損失非常大。更糟的是由于飛機保養維護不良,使很多駕駛員死于非作戰性的墜機。由于找不到美軍飛機,這個中隊與其他空軍中隊不一樣,用的全是法國制造的飛機。駕駛員也都認為他們的裝備不好,因此士氣非常低落,就在這種情形下。瑞肯巴契爾繼任中隊長。
他后來這樣描述說:“首先我將駕駛員都召集起來,我告訴他們我們駕駛的飛機和其他在前線上的中隊所用的飛機相同,包括那些法國空軍。我問他們法國駕駛員的技術是不是比我們好?當他們回答說‘第94航空中隊擁有最優秀的駕駛員’時,我就向他們挑戰,要他們和其他戰斗機中隊比賽。輸贏的標準非常簡單,只要記下擊落敵機的數目即可。擊落敵機最多的中隊就是勝利者”。
“然后我又召集所有地勤人員開了一次會。我特別強調,沒有他們,駕駛員只能在地上跑,我告訴他們現在我們這個中隊要和其他戰斗機中隊比賽。既然他們也是競爭中的一分子,我要求他們和其他中隊的地勤人員比賽。比賽的事項是看誰的飛機故障率最低”。
“從一開始,我就看出比賽的效果……當目標是要擊敗某些人的時候,人們會工作得更努力——即使是對自己的朋友。”
用不著再多說,第94中隊在瑞肯巴契爾的領導下就此成為戰場上最好的美軍戰斗機中隊。退役后,它運用同樣的技巧,創立了東方航空公司,使這家公司從一無所有變成當時最好的美國航空公司。
假如你想吸引別人的追隨,別忘了利用競賽的方式將工作變成游戲。他們會因此追隨你,而且是你的團隊成為勝利者。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成功的最大秘訣是什么?答案是:微軟有成功的團隊。
微軟公司是一家由聰明人組成管理良好的公司。蓋茨很自豪能請來一群他所能找到最聰慧的人才。他在1992年曾說:微軟和其他公司與眾不同的特色就是智慧的深度。把他們稱作螺旋槳頭腦、數字頭腦、齒輪轉動頭腦或工作狂、用腦狂還是微軟奴都可以。
蓋茨多次說道:“把我們頂尖的20個人才挖走,那么我告訴你,微軟會變成一家無足輕重的公司”
韋爾奇認為,微軟公司就是靠這些出類拔萃的人物和比爾·蓋茨合理的管理制度,在競爭中走向成功道路的。那么,怎樣才能組建一個類似于微軟有戰斗力的團隊呢?從微軟和其他一些成功公司的管理者身上,韋爾奇總結的經驗是:
(一)明確合理的經營目標
(二)增強領導者自身的影響力
(三)建立系統科學的管理制度
(四)以平等為基礎的深入溝通
(五)員工自主管理與團隊配合
(六)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七)樹立全局觀念和整體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