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不喜歡動物,理解不了為什么會有人養寵物,不僅要照顧它的吃喝拉撒,還要每天抱著管它叫兒子女兒的,這些人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心里?恰好,周圍身邊的同學朋友也都不喜歡動物,接受不了養寵物。這種想法也就越來越強烈。
后來讀研,朋友介紹大工的老鄉給我,平時沒事就聊聊天,有事就互相幫助一下。老鄉羅磊,平時幫忙查文獻下論文,修電腦,是一個很棒的朋友。
一次返校的火車上,閑來無事就聊天,記不得因為什么羅磊問我喜歡動物嗎,“不喜歡”三個字我脫口而出。他卻跟我講他很喜歡狗,哈士奇、藏獒、金毛、貴賓、薩摩耶……各種狗給我講一遍,他自己尤其喜歡金毛。因為媽媽不喜歡所以沒有養過,還說等有了自己的家一定要養一條金毛。
可能是因為羅磊言語中帶著真誠,字里行間也透漏著對狗的愛意,我也第一次了解到了愛狗人的心理。
月初生病,男朋友來看我。第二天晚上,他要帶我去看一部名字叫做《一條狗的使命》的電影。聽說,這部電影算是2017年初的經典了,以后的日子里都要等待別的劇來刷新評分了。起初我是有點抗拒的,不太愛看這種寵物篇。大學時看過一個《我和狗狗的十個約定》,現在已經記不得故事情節了,大概也是一條狗,很感動的樣子。但是聽他說的這么好,還是一起去看看吧,畢竟也在過節呢,女生節。
電影講述了一條叫做貝利的狗,經過多次重生輪回變換品種和性別,又再次回到當初救它的伊森身邊的故事。
男朋友笑我為什么把這么一部好看的電影描述的這么精煉,沒感情。沒有告訴他,因為我愛他,因為我不想那么煽情,因為他們讓我也想起了我的生命中也存在過一條狗。才發現,我也曾經愛過一條狗,愛它就像愛生命。因為它的離去,我努力忘記一切和它有關的日子,慢慢的輕輕的直到已沒有任何的痕跡。
可是我又想起了它,它是一條狼狗,媽媽給她起名叫雪豹。為什么弄一條狼狗養著?起初的目的是想讓它看家,并且它真的看家看的很好。也許你會說它是一條看門狗,但是在五年的時間里,它真的成為了我們的一個家庭成員。
在它很小的時候,沒有教過它它就知道撒尿拉便便要跑去廁所,從來不在房間和院子里大小便;它是狼狗,所以它真的很厲害,小的時候我和哥哥抱著它在床上玩,哥哥不小心把它給摔下了床,而我剛好在床下站著,小家伙估計生氣了,逮著我就是一口咬,還好知道是主人,并沒有用力;它很會看家,外人去我家它總是會叫,拿我家的任何東西都要去咬,為了防止它傷人,只好委屈拴著它;它不挑食,每天都是我們的剩飯剩菜,只要是給它吃,它都會吃光光;它也會難過求抱抱,生病了,因為爸爸開車它咬人爸爸打它,摸摸它的頭它會在腿邊蹭蹭,哼一哼……
可是,它還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
奶奶早上打掃廚房,垃圾堆在了墻角,但是里面有媽媽毒老鼠的蘋果皮。雪豹吃了果皮,等到媽媽發現送它去醫院的時候,為時已晚。媽媽和奶奶眼睜睜的看著它死去,個個泣不成聲。我們想過狗狗的壽命不會很長,可是卻因為我們的疏忽而傷害了它。
我和哥哥放假回家,媽媽才告訴了我們它離去的消息,邊說邊哭。告訴遠在云南的爸爸,電話這頭是媽媽的哭聲,那頭是爸爸的沉默。奶奶好幾天都吃不下飯,就連冷酷的爺爺,提到它時也會陣陣的嘆息。
一直不愿意面對雪豹的死,一直一直也在抗拒。后來,我們還養過其他的兩只狗,一只貓,但都又送回去了。自雪豹之后,再不養動物,自它之后,再無所愛。無所愛,直到不喜歡。
電影的最后,貝利和伊森重逢,并幫助伊森和年輕時的女朋友復合,又努力讓伊森知道它就是貝利。狗狗的努力和電影的溫情,我很感動,轉頭看下男友,他卻在不停的抹眼淚。只是聽他自己講他是一個淚點很低容易感動流淚的人,卻不想真的是這樣。想伸手抱抱他,他卻躲開,很不好意思的樣子。平時一米八的個子,大大咧咧的一個人,這個時候多么的可愛。
結束回去的路上,男友講他其實中間還流過一次眼淚,是貝利死的時候。他還講,因為我電影看的出神,并不曾發覺他在流淚。后來他一直強調他是在流淚,而不是哭,不讓我說他哭,哭和流淚是不同的概念。好吧,認真的你,我聽你的,就是流淚,只是流淚而已。
如果認為男友只是簡單的流一下淚,那真的是錯了。夜里,他做夢還哭醒了,這一次真不能用流淚來形容了。
不愿意我說你哭啊,那你來打我啊。
異地不易,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