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范文:學畫思維導圖,不要陷入誤區(每日觀察0267)
文/樊榮強
由東尼·博贊發明的思維導圖近些年風靡世界,畫好已然成為職場人士的重要技能。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導圖,也簡稱為腦圖,是實用性極強的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的基本功能在于幫助我們理清思路、增強邏輯、提升學習效率,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然而,有許多人在學習思維導圖的時候陷入一個嚴重的誤區,特別是在手繪思維導圖的時候,過于注重圖形的漂亮與美觀,而忽略了思維的嚴謹與系統。
為什么這是一個誤區呢?一方面,思維導圖的核心是“思維”而不是“圖”。有些人忘記了思維導圖是為了梳理我們的思維,而不是為了畫出一張漂亮的圖畫。另一方面,目前已經有多款軟件幫助我們完成思維導圖,我們完全可以忽略如何畫畫的問題。
究竟如何才能畫好一個思維導圖呢?當然我講的不是手繪而是用軟件來完成,如果是手繪,那也不需要那些花哨的圖形、符號與顏色,重點是思維的整理。第一,提問發散。由中心點和每一個節點向外發散,無外乎就是圍繞話題,從不同的方面提出“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辦”的疑問,然后給出答案,就形成了下一層的多個節點。第二,概括提煉。每個節點(即每個疑問)下面的答案,必須把它們概括成三個左右的要點,最好是關鍵詞。第三,平行分層。一定要把答案中那些關鍵詞的平行關系給弄明白,千萬不能把層次關系弄錯了。
思維導圖的圖不是最重要的,思維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圖畫得不漂亮沒有關系,思維的拓展、縱深和聚焦才是重點。
我是樊榮強,長期致力于演講與口才的研究與培訓。我經常會以一個常見的題目寫一篇500-600字的短文,總共計劃寫200篇作為大家參考學習的演講稿范文。我所遵循的基本規則是我所發明的“鉆石法則”。我希望通過這些范文,更明確地告訴所有人,演講稿就要這么寫,演講就是這么簡單。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