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龍先生,他是一位90后,寫了一本暢銷書《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我無意中在書店翻到了,心驚膽戰,因為書中提到的很多,我也中招了。
“你每天都在熬夜,以為自己很努力,其實都是在那刷微信,刷今天的頭條;你在圖書館坐了一天,以為自己很努力,其實這一天只是坐在那而已。你每天下班都很晚,在加班,你覺得自己很努力,其實你白天都在干嘛,只有你自己知道。”
書中列了很多條,我發現自己有很多條也中了。李尚龍的這本書呢,是在提醒我們“有時候只是看起來很努力”。我們有一種強迫癥,去占有知識,占有其他,其實占有過后并沒有把它消化為自己的。這樣的話,我們怎么能飛起來?這是第二個點,我們要深積厚養。
第三點是要抓住時機,在莊子中怎么體現呢?“海運則將徙于南冥”,海水運行的氣勢不是一直都在運動的,只有大風刮起時,它才動起來,像漲潮一樣,需要順著潮流而上,跟氣勢完全吻合。借助海水運行的氣勢,力量的推動才能慢慢飛起來。這代表著一種時機。
我們今天這個時代最不缺少的是機遇,因為今天太開放了,信息量太大了,每天都有機遇,我們缺少的是準備。我們今天面對各種眼花繚亂的選擇,面對這些機遇,真的準備好了嗎?自身的積累遠遠比眼前機會要重要得多。這是第三個點,我們抓住機遇,根據對應的時機來決定我們人生的方向。
所以,當我們青春叛逆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想到一件事情“你的行為是不是符合整個時代”。有一位很重要的老師,也是我們人大哲學院的一位老師,溫金玉。
溫教授曾經說過一句話“一個真正智慧的人,是不會和時代對抗的,是不會和他人對抗的,他也不會和自己對抗的。因為這種對抗完全是在消耗你的能量,一個智慧的人是忽略掉那個黑暗的一面,會越過那些阻礙朝向自己的目標去走。”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把叛逆對抗這些東西、這些元素看成是個性,叛逆不能標榜個性的,只有你前行,最后達到的境界才能代表你的個性是什么。
這三點是很重要的啟示,但是我們還要說一句,鯤鵬之所以能飛,不僅有這些轉化,積累,時機;還有一點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心有天池”。你如果不相信理想,不相信夢想,不相信有個南冥,不相信有個天池的話,就沒有飛的動力,這就是小鳥跟大鵬不一樣的地方。
小鳥是不相信有遠方,不相信有詩意,所以它的茍且就是一生最高的目標。小鳥和大鵬唯一的區別就是在于此,心有天池,為了理想傻乎乎的去堅持,總有一天你會發現當年被別人嘲笑為傻子的那個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這三點合起來叫有待逍遙,那我們接下來再說一下無待逍遙。我們如果要攻略逍遙的話,前邊屬于低級的,后邊屬于進階的。這種逍遙也有三個代表。
在莊子中,它的排列順序是這樣的:“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但是莊子舉例子的時候是倒過來的,先從圣人開始。這說明莊子認為圣人、神人和至人,還有一個小小的等級的區分。這三種人間,還有一點高低之分,那我們也先從圣人講起。
圣人的故事是說堯讓許由,許由是當時的一個高士。我們在《高士傳》里能看到他,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道家形象。堯是帝王,堯要把天下讓給他,說話很客氣的“你就是那個火焰,我就是一個小蠟燭。你就是太陽,我就是小火把。
你的德行這么高,所以許由你來接替我管理天下吧,我這個小火把也該滅了……許由,你就是那個及時雨,你及時雨都下了,我還在這澆田灌溉干嘛,你來治理天下吧。”
一般人肯定就接受了,不要說給你天下,就是給你個公務員,你都會趕快去接受了。但是許由是有腦子的人,他這么跟堯說:“‘明者實之賓也’,我擔這個帝王的名干什么,你已經治理的很好了。”堯舜禹那是上古三皇時期,治理天下的典范。
許由說:“其實你已經治理的很好了,我沒有必要再代替你。我的人生觀是什么樣,鷦鷯巢于一枝。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巖鼠飲河,不過滿腹。”
我只是一只小鳥,我在很深的林子里邊睡覺的話,不就需要一根樹枝嗎?難道我的腳可以站在整個森林的樹上嗎?許由說的鼠是很大的鼠類動物。它很渴,到河邊去喝水,也不過滿腹,只是把肚子喝飽了,它總不會把一條河都喝下去吧。
所以許由就說:“我就是在這根樹枝上就很自足。你看那個老鼠,它喝了一肚子飽,也就是喝了一點點水,但是它很知足。我需要的也只有這么多。”
所以莊子就用了這樣一個例子告訴我們“自由是什么”。
自由不是”你擁有多少物質,你就一定自由了”。
自由也不是”你有積累,然后拿你的積累變成了一種資源就可以了”。
自由也不是”你抓住機會成功了,就是自由了”。
其實自由它的實質性是一種心靈的滿足,心靈真真正正覺得是飽滿的,是充實的,是滿足的,任何人都奪不走的。
類似自由,在莊子中也有比喻“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這就是“住焉而不滿”,往里邊注水,它不會滿;往外邊取水的時候,它不會窮盡。莊子給了它一個名稱,叫做“寶光”。
它是像光一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樣心靈的狀態才是自由的感覺,你有一天一定會發現你身上有一種生命力是別人拿不走的。它可以源源不斷地為你提供前行的動力,這不是錢能解決的,不是地位能解決的,而是你心理的一個充實度。
所以圣人和許由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你擁有多少東西,沒有一個衡量的尺度。你擁有多少才滿足,取決于什么樣才是你能滿足的,你擁有多少才能滿足。”
第二個進階的人物,就是我們剛才講的神人。莊子舉的神人是“藐姑射神人”。藐姑射神人在山上居住,吸風飲露,不食五谷雜糧,每天吸著露水,不僅是不吃肉的,連五谷雜糧都不吃,這其實就是辟谷的狀態。
《黃帝內經》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今天也有辟谷療法,就是不吃東西,功夫境界很高。但是藐姑射神人有一個能力“其神凝,物不疵癘而年谷熟”。當他凝神看一看,就能讓谷物成熟,而且谷物還不生病,所以神人是不是也做了很多的功勞,但是神人無功。
上面講的是圣人堯讓許由,但許由不要功名;下面講的是藐姑射神人也做了很多事情,但神人無功。這就是圣人無名與神人無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