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凱利生下來就有一只跛足,但是他有愛他的醫生爸爸和漂亮的主婦媽媽。他的家庭有傭人和鮮花,生活富裕而溫馨。
然而,不幸還是降臨在他身上。他醫術精湛的爸爸在他出生沒多久就去世了,媽媽也在他才學會走路就患上重病。她預知到自己不行了,寫信把菲利普托付給無子女的大伯一家。媽媽在他才9歲時去世,一下葬,大伯就勉為其難的來把他接過去共同生活了。
大伯他們已經習慣于兩個人千篇一律的日子,忽然就多出一個小孩子來,覺得是打攪了他們的平靜,心底里對他沒有多少好感。
伯母善良,她想把菲利普當作自己的孩子來對待,但是她從來沒有當過母親,經常弄得不知如何是好。
伯父刻板又刻薄,吃飯的時候只給菲利普指甲殼大點的雞蛋,也不讓他在玩玩具弄出聲音來。菲利普是孤獨地、壓抑的成長著。伯父自己心情不好,就埋怨是菲利普影響到了他。
一天,大伯家收到了菲利普媽媽生前拍的十二張照片,那是母親愛孩子,想給他留下一些念想,一個人拖著病體強打精神去照相館拍下來的。大伯看到一組死人照很是不悅,大概是認為活人看到死人照片會晦氣的,只給菲利普留下來兩張。
你看,有許多墓碑上寫著永垂千古、流芳百世……我們做人的愿望,就是怕被最親愛的人遺忘。
菲利普不想惹大伯不高興,他就學會了去看書自娛自樂。大伯平素不怎么喜歡看書(宗教除外),估計有的也看不懂,卻很喜歡買許多舊書(便宜)來裝飾家里。像咱們現在有的家庭,自己不看書,還要買一些名著來擺放在書柜里顯得很有學問范兒。漸漸地,菲利普看的書多了,對玩具也失去了興趣。
這個細節啟發了我。
淘氣是孩子的天性。我的孩子特別喜歡打足球游戲,一玩起來整個人亢奮得你說什么他都聽不到了。和孩子在一起,有時候也不能搞硬幫幫的規矩。我們故意把游戲機藏起來,他翻天覆地找不到。沒轍,只好推著自行車找小朋友活動去了。這樣一來,他在運動的同時也找到了樂趣。我還經常有意無意在他跟前看書,他就耳濡目染了書的好。目前,我不知道他看過了多少書,只是驚訝的發現他和我們交流的成語是張口就來,作文里經常出現讓人眼睛一亮的詞匯。我看書,他還是受用了。
菲利普上學了,同學們對他的跛足好奇、冷嘲熱諷,甚至把欺負他當作一種樂趣。他毫無防御之力,經常被打得稀里嘩啦。他受不了,買了一些自認為好的東西去送給“打手”,人家收下東西了,不高興了還照常打他。
他想逃離那個學校,無處可逃。只好熬著,默默期盼自己快快長大。
我記得小學低年級時,班里轉來一個麻江縣少數民族的木訥女生。一大幫同學在課間拿她開刷,齊聲哄笑她為麻佬、苗子,她就捂著臉嗚嗚嗚地哭。一年后,她就轉走了。現在回想起來,一個人的弱小,心靈總是容易受傷。
菲利普在十二歲左右時學習在班里名列前茅,校長很喜歡他,這對他來說是很好的安慰。他本來就是個聰明的孩子,加上平素看書積累的知識豐富,只要努力起來就是優秀學生。嗯,他跛足總被人嘲笑,學習拔尖了又被人妒忌。他可如何是好?
菲利普大伯是基督教牧師,他說人想要得到神靈的庇護就要虔誠的禱告,心誠則靈。菲利普太想讓跛足變為常人一樣了,他一字不落的祈禱上帝,連睡覺也在許愿,19天過去了也沒有奇跡出現。跛足永遠是自己的。
我經常看到有的人家拿著家人的生辰八字去找人算命,算命先生就說命犯什么什么,需要拿公雞、錢米去改一改就能逢兇化吉。算命算命,算你的命養他的命,誰愿信誰信。
算命、許愿……那都是一個人向往美好而尋求的載體。
菲利普升入皇家公學時因為個子和同齡人差不多,他很少被欺負了。在學校里,他的跛足不方便踢球、也不方便跑步,他就一個人默默躲在角落里看同學們歡快的跑跳著。任課教師上課是教條主義,經常罵他跛足傻子,只有學識淵博的校長賞識他的才華。他有點自信了,也學會挖苦別人的痛處。他一直渴望自己能受歡迎,但是又不想被人同情。
我們被人踩到了痛處,也學會了去踩痛人。
有一個叫羅斯的同學用善良溫厚的眼睛看著菲利普,他就有一種奇特的感覺涌上心頭。總是被人冷落,他遇到難得的友愛了。他們一起吃飯聊天、一同學習幾乎形影不離。菲利普太在乎這份友情了,要求羅斯和誰出去玩都要和他打招呼。他把羅斯當作個人的所有權,最終還是失去了朋友。
有一個叫夏普的同學去德國留學了,給菲利普寫信說他開始新的生活非常好。他動心了。覺得牛津大學只不過是學校生活的一個繼續罷了,走出去就能成為自己的主人。伯父伯母希望他長大后能接班當牧師,所以多次寫信給校長,要求菲利普按著他們的愿望按部就班。
菲利普和伯父爭執,說年紀大的人不一定講的就對,最后還是他的意志戰勝了其他人的意愿,獲得去德國學德語了。
菲利普寄居在一個叫艾琳的教授家里,他們家有幾個妙齡女兒和另外幾個留學生,分別有來自中國和美國的男孩呢。在這里,菲利普從不同地域出生的學生那里增長了許多見識。
博學多才的黑沃德畢業于劍橋大學,他能夠淋漓盡致地將自己的感受與熱情通過文字表達出來。菲利普的閱讀量大,但是不懂得去發現作家最有價值的東西。現在他遇到了一個可以在品味上引導他的朋友,真好。黑沃德有一副十分有魅力的嗓音,他說話的時候很好的斟酌了詞句,吐詞抑揚頓挫,節奏感強。和這樣的朋友在一起,有趣又有益。
美國的維克斯畢業于哈佛大學,三十多歲還來攻讀神學。他對菲利普熱情友好,還細致入微地照顧過菲利普的重感冒。他們三個經常聚在一起天南地北,菲利普可以盡情的走自己的路,接受基督教價值觀且再也不信奉上帝了。
來自于中國的學生孫和看起來還不到16歲的凱西莉女孩在偷偷摸摸地談戀愛,教授夫人責備她也無所謂。孫對人禮節有加,戀愛公然一概否認。女孩承認自己愛孫了,他還保持著微笑不為所動樣子。后來,他們倆私奔去意大利了。呵呵,作者好像指的是中國男特別會掩飾自己,心底里波瀾壯闊了,表面上依然榮辱不驚。故事、人物情節劇透的是作家的習慣性認知和他的思想境界。
在德國待三個月后,他相信社會是無情悲哀充滿黑暗的,但還是吸引他渴望進入到社會中去干點什么了。
伯父給他找了一份見習會計的工作,他發現自己討厭這種機械化的事情。一年后,他覺得自己有繪畫天賦,決定到巴黎去學藝術。伯父堅決反對,一分錢也不給,最后還是伯母把唯一的私房錢都給了他。
教繪畫的老師窮困潦倒,學繪畫的學生也看不到輝煌的未來。有一個女生因為執意要學畫而貧窮到吃不上飯,上吊自殺了。菲利普懷著夢想很努力學習,在普遍都饑不裹腹的年代,沒有人說他畫得出色。但是,他通過藝術的學習提升了個人的品味。后來,他流落街頭,還能靠曾經的積淀獲得一份工作,在一家商店里給顧客創意時裝畫,很受顧客歡迎呢!
會吃苦的人,只吃一時之苦;不會吃苦的人,一輩子都在吃苦。
菲利普和繪畫的勞森同學經常去一個飯店吃飯,一來二去就喜歡上了胸脯平平、嘴唇毫無血色的服務員。說實話,她不美,但是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會去想她。他每天都去吃飯,故意落下某天不去,以為別人會記起他來,人家還是照常。他想引起她的注意,還想博得她的好感,他從自己為數不多的生活費里拿出一些錢來,變著花樣買禮物給她。她看在禮物的份上愿意與他交往,一段時間后,她去和別人結婚了。他難過得夜不能寐。一段時間后,她主動來找他,說和她結婚的人早已有家庭,自己挺著大肚子被拋棄了。他還是很高興能擁有她,不在乎她不過把他當作一張免費的飯票。
菲利普出錢給她生別人的孩子、坐月子,和她說好朋友的趣事,也和好朋友興致勃勃的聊起她。他覺得自己幸福的擁有了她,卻發現好朋友和她牽起了手。他實在是不想失去她,想裝著什么也不知道。她們還是向他挑明,兩個人想單獨在一起了,只是沒有錢過日子。菲利普又從自己那少得可憐的生活費里拿出一筆錢來資助情敵,無論自己的感情怎么崩潰也還是想讓她過得好。
愛,讓人不顧一切。她說了,不愛菲利普,不能勉強自己去愛一個愛不起來的人。菲利普愛她到無可救藥,哪怕她對他只有索取。
愛得沒有理智,這就是青春。
菲利普意識到自己沒有一個生存的技能,想到去學醫。他把父母留下來遺產變賣,留著當生活費和學費。就在他就要遺忘她的時候,她又出現了。她說別人不要她了,一個人帶著孩子很艱難。菲利普又承擔起養她娘倆的義務,直到她發現菲利普不再愛她轉而惱羞成怒砸爛家里所有一切,消失了。
菲利普太需要錢了,把所有的錢托付給同學買股票賠的精光。在他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艾瑟里朋友鼎力相助,讓他度過了難關。
患難見真情啊!
菲利普伯母伯父相繼去世,他繼承了一筆遺產得以完成學業。他成長為一個被人喜歡的醫生,還獲得艾瑟里朋友女兒純樸的愛。他本來想著,考上醫生資格之后就去一條大船上當醫生,隨著大船傲游世界。面對著愛與被愛的女人,他還是選擇了和一個老醫生開一家大醫院過上安穩的生活。
在喜歡高大帥的女人那里,菲利普的跛足走起路來是很難看的。在崇拜學識淵博的女人那里,菲利普的跛足就不是個問題。愛,遇上了對的人就是美好。
讀《人性的枷鎖》,主人公快樂的時候,場景便是“陽光正好”;主人公不幸的時候便是“空氣中彌漫著生冷的氣息,預示著一場大雪的到來。”有人說《包法利夫人》是學習寫作的經典范本,我認為《人性的枷鎖》也算是。只有你愿意去揣摩,總會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