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的《湘夫人》(屈原)

? ? ????屈原生于湖北秭歸,自沉于湖南汨羅,他的精美詩篇和人格精神是兩省人民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本期選擇了《九歌·湘夫人》作為主題詩,希望可以通過學習和分享來體會屈原那雄奇壯麗的浪漫主義詩風,同時進一步了解湘楚文化以及屈原和湖南的密切關系。

屈原《九歌·湘夫人》賞析

附:“詩書優游”詩詞頻道主播百合新年度頻道介紹

“詩書優游”平臺、頻道和主播介紹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輯

百合沒有學過楚辭的吟誦,所以附上喜馬拉雅聽上自己聽的吟誦

《楚辭·湘夫人》屈原 朱家溍先生吟誦調 蔣紅波吟誦

賞析文本

????????在上一期分享中,我們因為柳宗元而選擇了從廣西柳州先來到了永州這座湖南最西南邊的城市,并在那里體會了柳宗元《江雪》中“千萬孤獨”的境界。不過,即使是在湖南還是比較落后蠻荒地域的古代,湖南當然也不止有永州的邊遠寂寥,還有我們熟知的煙波浩淼的八百里洞庭,湖南之名就是因為這里在洞庭湖之南;在洞庭湖畔還有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四大名樓之一——岳陽樓;湖南還有星城長沙、岳麓書院、橘子洲頭、南岳衡山和毛主席的故鄉韶山……這些都會在我隨后幾期的分享中呈現,在本期分享中,讓我們先聚焦于湖南的簡稱“湘”。

????????說到湖南的簡稱“湘”,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香辣可口的湘菜?還是因沈從文的作品而聞名遐邇的湘西鳳凰古城?亦或是《瀏陽河》歌聲中唱到的湘潭縣?我大約是因為已經做了兩年的地理主線的詩詞分享,所以首相想到的就是湘江,這條湖南的母親河正是湖南簡稱“湘”的由來。湖南省內河網密布,最主要的是湘江、資江、沅江、澧水四水及其支流,它們都順著地勢由南向北匯入洞庭湖和長江,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洞庭湖水系。湘江是湖南最大的河流,也是長江七大支流之一,而且由于廣西靈渠的存在,使得湘江起到了溝通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作用,因此古稱湘水的湘江在這四水中地位最重要,也讓湖南人對它的認同度最高,所以湘在這眾多水系中脫穎而出,成為了湖南省的簡稱。

湘水悠悠

????????湘江所孕育的湘楚文化是中華文化色彩斑斕的譜系中風采獨具的一支,與荊楚文化、巴楚文化同屬于楚文化的重要支脈,因承傳了楚文化的主旨并形成于遼闊富饒的三湘大地而得名。根據史料記載,從新石器時期到西周這一段歷史時期,在湖南境內生活的居民主要是三苗和楊越,荊楚人入湘后,與三苗、楊越相融合,才產生了既受荊人南遷帶來的中原商文化的熏染影響,又具有濃厚地方性的湘楚文化。所以湘楚文化是湘文化與楚文化結合的產物,它糅合了中原文化與楚蠻文化的芳馨神韻,是延續中原文化的一種承襲與補充。這種多元文化的融合,是構成中國璀燦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在中華民族文化大家庭中獨樹一幟。

????????湖南三面環山,四水競流,丘陵起伏,河谷縱橫,氣候濕熱,雨水充沛,土地肥沃,植被豐富,水澤廣闊,漁稻均宜,是一片風光秀美、物產豐饒的神奇土地。長江流域的民風和黃河流域的民風不同。當北方早已進入宗法社會的時候,楚地仍然有著濃厚的氏族社會遺風,民風強悍,思想活潑奔放,不為禮法所拘。加上楚地自然環境復雜多樣,自然風景秀麗多姿,動植物種類繁茂多樣,楚人又“信巫鬼,重淫祀”,對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雷電風雨等自然崇拜有加,因而有著豐富多彩而光怪陸離的各種神話傳說,比如我在上期分享中提到的“湘妃竹”的故事,就是這些傳說之一。《初學記》卷二八引晉 張華 《博物志》曰:“舜死,二妃淚下,染竹即斑。妃死為湘水神,故曰湘妃竹。”西漢劉向《列女傳》中也有內容差不多的記載:“虞二妃者,帝堯之二女也。長娥皇,次女英……娥皇為后,女英為妃……死于蒼梧,號曰重華。二妃死于江湘之間,俗謂之湘君……”在神話傳說中說的是堯舜時代,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條惡龍禍害百姓,舜于是來到九嶷山懲治惡龍。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因為久久盼不到舜歸來,于是跋山涉水渡過洞庭湖沿著湘江來到九嶷山尋找。可當她們來到九嶷山一個名叫三峰石的地方,卻得到了舜帝因為斬除九條惡龍受苦受累病死在這里的消息。娥皇和女英悲痛萬分,一直哭了九天九夜,她們的眼淚灑在了九嶷山的竹子上,竹竿上便呈現出點點淚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還有血紅的,這便是“湘妃竹”。這個充滿愁怨悲苦的傳說是古詩文里特別常見的典故,劉禹錫《瀟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劉長卿的《斑竹》:“蒼梧千載后,斑竹對湘沅。欲識湘妃怨,枝枝滿淚痕。”杜牧《斑竹筒簟》:“血染斑斑成錦紋,昔年遺恨至今存。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將身臥淚痕”寫的都是這個凄美的傳說。杜甫的《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不見湘妃鼓瑟時,至今斑竹臨江活。”和毛澤東的《答友人》:“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用的也都是這個典故。因為這個傳說故事發生在湘水畔,所以在流傳的過程中就和沅湘一帶民間流傳的祭祀神靈——湘君和湘夫人發生了融合。也因此,后人在解讀楚文化的最杰出代表、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開辟了“香草美人”傳統的“楚辭”創立者和代表作家屈原這一題材的傳世名作《九歌·湘君》和《九歌·湘夫人》時,就出現了深度代入這個傳說的種種說法。在本期分享中,我選擇了《九歌·湘夫人》作為主題詩,希望可以通過學習和分享來體會屈原那雄奇壯麗的浪漫主義詩風,同時進一步了解湘楚文化以及屈原和湖南的密切關系。

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圖》——在傳統文人筆下,湘君和湘夫人是舜的二妃

????????屈原在我的分享中已經第四次出場了。最早的一次是在我的“二十四節氣主題”詩詞分享到端午那一期時,講到了端午節是后人對屈原最深情也是最長情的紀念;去年當武漢正處在新冠疫情的焦點中時,我以屈原最有名的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為主題,結合當時的疫情進行了一期以了解湖北為主要內容的特別分享,后來又在關于湖北的分享中借屈原的《橘頌》了解了獨具特色的荊楚文化,以及屈原和湖北的密切關系,也初步領略了屈原華美的詩風。之前我通過端午節的詩詞以及《離騷》和《橘頌》體會到了屈原對國家民族的涓涓至誠、對理想追求的熱烈忠貞以及無論遭逢什么災厄也絕不妥協和放棄的高潔品格,這次我想通過《九歌·湘夫人》來體會為什么大家都說屈原開創了浪漫主義的詩歌傳統,他的筆下都有哪些絢爛多姿的神話傳說、層出不窮的香草美人意象和令人不能不稱奇的華美而豐富的想象。

????????屈原生于湖北秭歸,自沉于湖南汨羅,他的精美詩篇和人格精神是兩省人民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

????????屈原生活的年代正是楚國社會矛盾日益加深,國勢漸趨衰微的時期。他早年深得楚懷王的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對內主張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后來因遭貴族排擠和誹謗而被流放。公元前296年,楚懷王死于秦國,屈原也被免去三閭大夫之職,放逐江南。他從郢都出發,先到鄂渚,然后入洞庭。幾經輾轉,來到汨羅江北岸的南陽里、玉笥山居住了九年。同柳宗元一樣,雖然政治上失意,但文學創作卻迎來了一個巔峰。屈原在湖南汨羅江畔創作了《天問》、《離騷》、《九歌》、《哀郢》、《懷沙》等光輝詩篇,這些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作品,對中國文學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哀郢》中,他嘆息自己“將運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忽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復”,年月就這樣在江湖的漂泊中白白地流逝了,自己振興楚國的理想眼看著已經沒有可能實現。當楚懷王被囚死于秦,頃襄王昏庸無能,郢都終被秦軍攻破時,流寓至岳陽的屈原,深感亡國之恥辱,在救國無門的絕望之中,他“臨沅湘之玄淵兮,遂自忍而沉流”,最終自沉于汩羅江。屈原死后,湖南人民最先建祠祭祀他。南北朝時的《拾遺記》記載:“楚人為之立祠,漢末猶存。”

????????如今,在詩人沉江的汨羅江畔,屈子祠、騷壇、屈原墓群等古跡和遺跡吸引著無數人前來祭拜。每逢農歷五月初五,汨羅江畔的百姓總要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活動,以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中國其他地方的端午節就是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而汨羅江畔的端午節則一般從農歷五月初一開始到十五日止,整個節日活動具有悠久的歷史性、廣泛的群眾性、豐富的多樣性、濃郁的文化性、狂熱的參與性和深遠的影響。那在民間世世代代流傳的一整套豐富、獨特而又神秘的端午習俗,2005年以“汨羅江畔端午習俗”的名稱進入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9年9月30日又被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屈原對湖南的意義于此可見。

??????? 《湘夫人》是屈原辭賦中最精、最美、最富魅力的組詩《九歌》中的一篇,也是屈原藝術創作成就最高的代表作之一。

????????“九歌”是屈原十一篇作品的總稱。本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遠古樂章的名稱,多數篇章皆描寫神靈間的眷戀,表現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傷感。王逸《楚辭章句》認為:“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屈原放逐,竄伏其域,懷憂苦毒,愁思沸郁。出見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樂,其辭鄙陋,因為作《九歌》之曲,上陳事神之敬,下見己之冤結,托之以風諫。”就是說當初楚國地處南國,在郢定都,處于沅水和湘水之間,他們的風俗相信鬼神而喜愛祭祀。他們祭祀的時候,一定會作歌舞音樂來娛樂諸神。屈原被流放之后,流落到這一帶,心里懷著愁苦和怨毒,心中的愁思沸騰郁結。他看到當地百姓祭祀的禮節和歌舞的音樂非常絢爛華美,但是歌詞鄙陋,所以創作了《九歌》組曲,向上陳述對神靈的敬意,向下展現自己的冤屈,把自己對楚王的諷諫也寄托在里面。但朱熹認為是屈原的《九歌》是在民間祭歌的基礎上加工而成。不過,無論是重新創作還是在民間祭歌的基礎上加工而成,在《九歌》是以娛神為目的的祭祀迎神的樂歌這一點上大家是沒有異議的。所以這首《九歌·湘夫人》是戰國時楚國沅湘一帶民間祭祀湘夫人時所演唱。女性靈巫飾湘夫人坐于正中受祭聽其頌唱,主祭的男巫以湘君的語氣在神前歌舞,以表現未能見到湘夫人的憾恨和對湘夫人的愛慕之情。它和祭祀湘君時由女巫所演唱的迎神曲《九歌·湘君》是姊妹篇。

李公麟 (款) 九歌圖

????????關于湘夫人和湘君的身份,從古至今有多種說法,比較常見的是認為湘夫人是舜妃,湘君是舜。但我在讀詩和看資料的時候總覺得這樣的說法和詩意不太相合,因為舜妃有兩位,湘夫人顯然是一個女神;而且詩中所表現的湘夫人明顯是一位未婚的女神,她和湘君之間的相互愛戀更多表現為愛而不得,而舜和他的二妃是感情非常深的夫妻。后來我看到趙逵夫先生對這首《湘夫人》的解讀,覺得很有真知灼見,所以我下面的賞析基本上就照搬了趙逵夫先生文章的內容,個別地方會有我自己的一點發揮。

????????在沅湘一帶的民俗中稱帝女為“湘夫人”,因為《湘夫人》是由男巫以湘君的口氣表現對湘夫人的愛慕,所以詩中稱對方是“佳人”,稱歡會之期曰“佳期”;又因為湘夫人相傳為帝女,所以又稱其為“帝子”“公子”。先秦時代“公子”之稱通用于男女,“帝子”也一樣。

????????在這首《湘夫人》之前的《湘君》最后寫到湘夫人“夕弭節兮北渚”,所以這首《湘夫人》開頭即說:“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可見兩篇在情節上是關聯的。《湘夫人》所寫情節的開始是在當天下午,即湘夫人已到北渚之后。這時候湘君才鼓起勇氣,由徘徊、空想變為急切地尋找了。

????????這首詩可以分為三段。

????????第一段是“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朝馳余馬兮江皋,夕濟兮西澨。”我們把它翻譯成現代白話文大致意思是:我深切盼望的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極目遠眺啊使我惆悵。樹木輕搖啊秋風初涼,洞庭起波啊樹葉落降。踩著白薠啊縱目四望,與佳人相約啊在今天晚上。鳥兒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處?魚網為什么掛結在樹梢之上?沅水芷草綠啊澧水蘭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卻不敢明講。神思恍惚啊望著遠方,只見江水啊緩緩流淌。麋鹿為什么在庭院里覓食?蛟龍為什么在水邊游蕩?清晨我打馬在江畔奔馳,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詩的開頭說“帝子降兮北渚”,不說“到”而說“降”,因為湘夫人是帝女。湘君正在尋找湘夫人,他聽說湘夫人到了北渚,但遠遠望去,并未看到,因而他陷入憂愁之中。只見微微的秋風吹起來,廣闊的洞庭湖上泛起粼粼水波;近處,樹葉紛紛落下。“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二句簡捷傳神地刻畫出了湘君在思念中凝神遠望的情態,是韻味深長的寫景名句,對渲染氣氛和心境都極有效果,因而深得后代詩人的賞識。我在給大家分享杜甫的《登高》的時候曾經為大家分享過林庚先生的《說“木葉”》這篇文章,林先生正是從屈原的這一千古傳誦的名句“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而有了這篇文章。文中詳細的分析了為什么古詩詞中多用“木葉”而不是“樹葉”。而屈原的這句詩可以說是“木葉”這個用法的鼻祖。無論是沈佺期的“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還是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都是從屈原的這一名句發展而來。

????????湘君為什么內心不平靜呢?本來“與佳期兮夕張”,佳人與之約好在晚上歡會,但自己未能鼓起勇氣按時赴約。他是不是等湘夫人來找他,叫他?不知道,總之時至下午,他聽到湘夫人在喊叫、尋找他,他才開始尋找湘夫人。“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他在長滿白薠的高地上騁目遠望,見不到湘夫人,想到湘夫人與之約定要一起張掛帷帳的歡情,感到十分懊悔。“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他抱怨自己當時在江邊馳馬徘徊,而未能及時赴約,就像鳥要尋食,卻落在水草上;布罾要捕魚,卻掛在樹上,所行與所想完全是南轅北轍。他呆呆地望著,只見遠處一片秋水,不斷流去。“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荒忽”是模糊不清、若有若無的樣子。詩在這里是表現抒情主人公翹首佇立、久久入神之態。

????????下面寫湘君對前半天自己行為的自責和當下的行動。“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同上段中“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上?”這兩句的意思一樣。這一意思的反復出現表現了湘君對自己未能大膽按時赴約的悔恨。“朝馳余馬兮江皋”,是對早上應赴約之時自己行為的說明。當時是在江邊馳馬徘徊,此正所謂“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為兮水裔?”而“夕濟兮西澨”是說眼下的行動——終于鼓起勇氣主動去追求的情況:黃昏時候,他渡湖到了洞庭湖的西岸。

????????詩的第一段點明了故事發生的節令、時間和地點、環境,通過湘君的自白,揭示出他與湘夫人相約而未能見面在主觀上的原因,從而初步表現了湘君生性含蓄蘊藉、好幻想、多自責的性格特征。

????????第二段是“聞佳人兮召予,將騰駕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蓀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罔薜荔兮為帷,擗蕙櫋兮既張。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芷葺兮荷屋,繚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九嶷繽兮并迎,靈之來兮如云。”這一段詩的大意是:我聽說湘夫人啊在召喚著我,我將駕車啊與她同往。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還要把荷葉啊蓋在屋頂上。蓀草裝點墻壁啊,紫貝鋪砌庭壇;四壁撒滿香椒啊,用來裝飾廳堂。桂木作棟梁啊木蘭為桁椽,辛夷裝門楣啊白芷飾臥房。編織薜荔啊做成帷幕,析開蕙草做的幔帳也已支張。用白玉啊做成鎮席,各處陳設石蘭啊一片芳香。在荷屋上覆蓋芷草,用杜衡纏繞四方。匯集各種花草啊布滿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門廊。九嶷山的眾神都來歡迎湘夫人,他們簇擁而來像云一樣。

陳絲雨楚辭系列畫之湘夫人

????????湘君沿洞庭湖西岸向北的時候,知道了湘夫人在尋找他、召喚他,便興奮到了極點。他想象要同湘夫人一起駕上車,所以很快跑起來前往歡會之所。這兩句充分表現了湘君對湘夫人的真摯感情,表現了他內心所潛藏的無比熱忱。這種熱忱雖未充分流露出來,卻在他的內心劇烈地涌動著,特別是在受到對方傳遞出的某些信息鼓舞之后。本來湘君是不敢大膽向湘夫人表白內心的,但當他知道湘夫人在尋找召喚他,便產生了一連串的幻想。他首先想到“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要在水中筑起屋室來,并且蓋上潔凈碧綠的荷葉作為屋頂。以下則為他所想象的美好居室環境:蓀壁兮紫壇,播芳菽兮盈堂。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罔薜荔兮為帷,擗蕙櫋兮既張。白玉兮為鎮,疏石蘭兮為芳。芷葺兮荷蓋,繚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廡門。他想象他們要聚會的新居之種種布置,全是用香草、香木和紫貝、白玉做成。這首先體現了他對湘夫人深沉的愛,表現了他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憧憬;同時這也是湘君自己美好、純潔內心世界的寫照。這一段特別突出地體現了屈原詩作中層出不窮的香草美人意象和令人不能不稱奇的華美而豐富的想象。這是一個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的神奇世界:建在水中央的房屋、庭堂都用奇花異草香木構筑和裝飾的。其色彩之繽紛、香味之馥郁,堪稱無與倫比。詩人在這里一口氣羅列了荷、蓀、椒、桂、蘭、辛夷、藥、薜荔、蕙、石蘭、芷、杜衡等十多種美好的植物,來極力表現湘君想象中和湘夫人相會處的華美艷麗。屈原用綺麗的想象使詩歌的境界大為擴展,顯示出恢弘瑰麗的特征,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環境來烘托和反映充溢于人物內心的歡樂和憧憬,創造出了全新的、富有生氣和強大感染力的詩歌風格。湘君還想象九嶷山的眾神也紛紛到來,遮天蓋地,慶賀他們的美好結合。而這一切的描寫,都表現了一個“情”字:湘君對湘夫人的情意之深,以及湘君在愛情上常陷于“思”而怯于“行”,“思多于行”的性格特征。他一面幻想著他們的新居和即將開始的新生活,一面匆匆趕到北渚。

????????第二段主要寫了湘君對和湘夫人相會的美好居室和歡樂場面的幻想,接下來的第三段則回到了現實:“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者。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詩的大意是:我把那衣袂拋到湘江中去,我把那單衣拋到澧水岸邊。我在小洲上啊采摘著杜若,將用來饋贈給遠方的姑娘。美好的時光啊不可多得,我姑且悠閑自得地徘徊游逛。

????????湘君到了相會之所,未見到湘夫人,因為她已到別處去尋找自己了。湘君同湘夫人一樣,以把某種有特殊含義的東西拋到湘水中來表示和心上人永不分離的決心,所以他“捐余袂兮江中,遺余褋兮澧浦。”“袂”是古人衣袖末端所接素色的布,其下部開著口,有點像現在戲曲服裝的水袖,所以它的含義同于有缺口的“玦”。先秦時國君如給被遣放外地的臣子賜環,意為同意其回朝;如賜玦,意為不讓再回來。所以,“袂”,后雖讀 mèi,古音當與“玦”字一樣,讀如“決裂” 的“決”,因此也含有決裂之意。這就同很多地方民俗中青年人結婚床上丟一些大棗、花生、桂圓、蓮子,含“早生貴子”之義一樣。“褋”是從前面正中開襟的單衣。古人的上衣一般是向右掩襟,故一般不見襟口,“褋”則于身前正中有一開口,故當時沅湘間民俗也賦以“決裂”之義。這樣,“袂”“褋”和《湘君》篇的“玦”“佩”一樣,把它們拋入水中表示永不相背。湘君在意想不到的失望之后,向江中丟下了袂,又趕到澧水之濱,丟下了對襟的單衣。他還到了汀洲上去采集杜若,準備見面時送給湘夫人。采了杜若之后湘君還不肯離開,他想著姑且在汀洲上徘徊,也許可以等到湘夫人的到來,所以詩的結句是“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湘君同湘夫人當天是不是相會了呢?詩中沒有交代。我們可以自己去想象。

????????讀完全詩,我們從中看到了一個有著鮮明個性的抒情主人公湘君的形象。

????????首先,他在湘夫人面前顯得有些膽怯,缺乏大膽追求的勇氣,所以他說“沅有芷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在他的心目中,湘夫人像澧、沅之濱的蘭芷一樣純潔、美麗,自己不配去采摘她。他尊重女性的人格,在愛情上表現出平等的態度,甚至把女性看得比自己更高尚、尊貴、神圣。這在整個男權社會中都是少有的。湘君是古代男女情愛中理想化的男性人物形象。從民間傳說《白蛇傳》中的許仙、《梁祝故事》中的梁山伯到文人小說中的賈寶玉,似乎都帶有這樣的性格特征。由這一點也可以看出這個詩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典型意義及對后代的影響。

????????其次,湘君的性格屬于內向性的。他把情感蘊蓄于心中,行動上反應較遲。他常陷入深思或幻想中。對美好生活的想象充分說明他不但知道“愛”,而且對他們歡會的盛大場面產生了十分精彩的想象。他對湘夫人的愛主要體現在他的內心活動上,而不是在行動上。

????????《湘夫人》里所塑造的湘君這一藝術形象,表面上是超人間的神,實質上是現實中人的神化,在人物感情的刻畫和環境氣氛的描述上,既活潑優美,又莊重典雅,充滿著濃厚的生活氣息。

????????除了塑造出了極具魅力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有著豐富華美的想象以及斑斕多彩的“香草美人”意象以外,《湘夫人》在藝術上的成就還有很多方面。比如詩人將人物活動的背景安排在眾水匯集的沅湘之間、洞庭湖畔,一則與湘夫人、湘君的故事切近,二則形成人物相距不遠卻望而不見、尋而不得的情形,構成雙方的渴望、思念和誤會等情節。對人物情態、心理活動的描寫更增添了作品纏綿悱惻、悵惘失意的情調。這些都有利于引起讀者的想象和調動讀者的情感,使讀者隨著詩中人物感情的發展而逐步推進和加深,以至于完全沉浸其中。

????????還有,詩中的人物以各種香花、香草、香木以及其他美麗的飾物裝飾房屋庭院,似乎與實際生活不符,然而詩人正是用這種香潔而富于色彩的東西來代替現實生活中的器具用品,使人們忽略具體的生活細節,而去深刻地體會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詩同現實生活的這種距離,促使和引導讀者去體味作品的美:抒情主人公心靈的美及作品意境的美。至于這些香花、香草、香木本身給作品帶來的迷人色彩,以及對抒情主人公人格的烘托象征作用,就更不用說了。

????????另外,作為“楚辭之祖”屈原的代表作之一,這首《湘夫人》也處處體現著楚文化和“騷體”詩歌的特征。語言上“兮”字的大量運用就是最明顯最突出的特征,全詩每句都有一個“兮”字。這個語氣詞相的運用不但可以調整音節,還加大了語意、語氣的轉折和跳躍,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另外,屈原的詩作中使用了大量的楚地方言俗語,《湘夫人》也不例外,如“搴”、“袂”和“褋”等就都是楚地方言風物。而詩中描寫的對象和使用的意象更是具有鮮明的楚國地方特色,如沅水、湘水、澧水、洞庭湖、白芷、白薠、薜荔、杜蘅、辛夷、桂、蕙、荷、麋、鳥、白玉等等,或是楚地的自然山水,或是楚地的動物、植物和礦物。詩中所構想的房屋建筑、陳設布置,極富特色,都是立足于楚地的天然環境、社會風尚和文化心理結構這一土壤上。更有那楚地的民情風俗、神話傳說,和楚地特有的浪漫色彩、宗教氣氛等,無不具有楚地的鮮明特色。《湘夫人》這種每句幾乎都有一個“兮”字、以楚地方言為主,句式兼有五六七言,變化靈活,詞采瑰麗,情思馥郁,氣勢奔放的“騷體”詩歌,正是繼《詩經》后出現的有濃郁楚地風格的新詩體,在我國古代詩歌發展史上是一次了不起的創新。

????????屈原還非常擅長通過人物的幻想來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善于把寫景同揭示抒情主人公的內心結合起來,將二者融為一體。“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上接“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下連“登白薠兮騁望”,看似只是秋日里典型景物描寫,實是借寫湘君登高遠望所見,表現出湘君尋找湘夫人久久不見的失望與茫然心態。“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同“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二句一樣,也是借寫景以寫人,借寫景以抒情。屈原這種刻畫人物情態與心理的手法,為后代開了無限法門。李白的名句“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可以說正是由《湘夫人》中這兩句化出來的。第二段由“聞佳人兮召予”引起的那一大段對即將看到、即將經歷的美好情景的想象,也啟發了后代一些卓越的詩人,如杜甫在安史之亂快結束時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云:“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這就是運用了屈原《湘夫人》一詩通過人物的幻想表現其愿望、情緒和情感的手法。當然,《湘夫人》更充滿浪漫主義色彩。從這點來說,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寫夢境的一段在藝術表現上與之更為相近:“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李白的這些奇幻想象,無疑是受到《湘夫人》中“九嶷繽兮并迎,靈之來兮如云”一段的影響。由此可見,屈原詩中的浪漫主義手法確實在中國古代抒情詩發展史上有著巨大貢獻與深遠的影響力。

屈原《橘頌》參考反饋題目

1.這首屈原的《湘夫人》對小朋友來說比較難,建議爸爸媽媽給小朋友講講端午節的故事,或者讀一首跟端午節有關的詩。

2.找一找屈原的這首《湘夫人》里有哪些植物?選幾種你喜歡的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3.你了解屈原嗎?看過什么跟屈原有關的話劇、戲曲或影視作品嗎?你喜歡里面塑造的屈原形象嗎?給大家講一個屈原的故事吧。

4.給大家推薦一個央視的文化節目——《典籍里的中國》,你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看看,然后聊一聊你們的觀后感。

5.你覺得后世有哪些詩人的風格受到了屈原非常深的影響?能舉個例子嗎? 你能再給大家分享一首屈原的詩歌嗎?

6.你喜歡屈原的詩嗎?讀過哪些屈原的詩?選一首你喜歡的給大家分享一下吧。

7.你對湖南有什么了解?你覺得湖南有什么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和中原或北方地區有什么不同?

參考資料:

(漢)司馬遷《史記》

(宋)朱熹《楚辭集注》

趙逵夫《湘君湘夫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趙逵夫《真摯蘊藉的愛之化身 ——<湘夫人>讀賞》

林庚《說“木葉”》

當然,還有各種百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283評論 6 530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7,947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094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485評論 1 30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268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17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06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39評論 0 285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551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02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662評論 1 366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188評論 5 3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07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04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563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255評論 3 389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37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九歌·湘夫人先秦 · 屈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鳥何...
    光劍書架上的書閱讀 260評論 0 4
  •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 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為兮木...
    半夏應當歸閱讀 541評論 0 0
  • 第五講 屈原與《楚辭》 一楚辭的形成 楚辭是產生于南方楚國的一種詩歌形式。不同于北方的《詩經》,楚辭是多言的,長短...
    東涂西寫晁大愚閱讀 1,199評論 1 8
  • 我是黑夜里大雨紛飛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歡樂有人憂愁,有人驚喜有人失落,有的覺得收獲滿滿有...
    陌忘宇閱讀 8,570評論 28 53
  • 首先介紹下自己的背景: 我11年左右入市到現在,也差不多有4年時間,看過一些關于股票投資的書籍,對于巴菲特等股神的...
    瞎投資閱讀 5,752評論 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