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芳華刷屏,討論青春的、善良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各種自媒體文刷遍網絡。
我看芳華是在首映前一周的周末,放映廳里坐了不少五十多歲年紀的上一代人,芳華應該更代表他們那一代人的青春。我想到的更多的是三叔。
三叔的命運應該也屬于被那場被遺忘的戰爭改變的人,雖然不像劇中的劉峰一樣正式上過戰場。說起三叔,家里人更多的都是溢美之詞:帥氣,愛干凈,讀書好,能力強……高中畢業后去云南當了兵,然后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了,他在去往前線的路上負傷了,最終沒有上戰場轉業回了地方,再然后遠走他鄉獨自打拼艱難奮斗多年而有所成。
三叔對那場戰爭,對被改變的命運有過什么感受,我從來沒有聽他說過。倒是隨著自己年歲漸長,對于命運、人生這種東西也漸漸領會出一些味道來。
個人的命運在大時代面前是渺小的,很多時候的抗爭是無力的。嗯,聽上去多么絕望。就像看了芳華里劉峰和何小萍后來的命運之后一樣心里堵的慌,對善良的絕望。
可是這就是真實的世界,不是善良就會有善報,可是大多數還是會選擇善良,因為你就是這樣的人;這個世界是不完美,這才是真實的世界,有美有丑,有善有惡,因為不完美才有了詩歌文學宗教這些東西去救贖。不完美的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你要先學會去接納,接納才會順應,順應才會順遂。
這么多年,現在才明白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