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小說,也可以當正史來讀。我與《巨人的隕落》之緣始于此。
讀完了三本書,提筆的時候,卻不知道從哪開始寫起。所以我選取了記憶深刻的一些事,一些人,一些片段……記錄下來,也不算辜負與書的一場相遇。
家庭是矛盾的綜合體
書中描寫了很多個家庭,但我想寫一寫威爾士的威廉姆斯家。這個家庭構(gòu)成并不復(fù)雜,父母親,姐弟,外公,一如我們大多數(shù)家庭。父親是一名礦工代理人,會幫礦工從雇主那里爭取正當權(quán)利,也受到許多人的敬仰。所以不難想象,他對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格外嚴厲。當他的小兒子比利第一天去做學(xué)徒礦工的時候,媽媽操心的準備餐盒;姐姐贈予關(guān)愛的吻;外公的安慰,父親卻顯得格外冷淡和尖刻,只是給他了兩根鐵釘。當姐姐艾瑟爾懷了菲茨公爵的孩子回到家中后,父親大喊道:“滾出去,永遠也別回來 !”這里面也反映了很多父親的形象,對外可以幫助許多不相識的陌生人,但是對自己和家人,卻容不得半點瑕疵。
可是,家人永遠血濃于水。當比利參軍一年后回來,爸爸開始有點低聲下氣,很明顯,十分擔心兒子的安全。在兒子出發(fā)時,爸爸會說“盡量照顧好自己”。當多年后,姐姐艾瑟爾回到家,當父親每天擔心收到比利陣亡的信件,除了家人的一切都顯得不再那么重要。他終于原諒了自己的女兒。
我們總是傾向于把自己最苛刻和刻薄的一面留給自己的家人,可往往我們最后依靠的還是他們。
當愛情與時代命運相系
愛情線也是貫穿在書中的一條重要線索,艾瑟爾和菲茨,格雷戈里和卡捷琳娜,格斯和羅莎……我最感動的是沃爾特和茉黛之間的故事。對茉黛的初印象是從菲茨口中,他這位妹妹爭強好勝,支持婦女參政,積極爭取婦女投票權(quán)。同時,沃爾特又是一個初級外交官,他的父親是德國皇帝交往最久的朋友之一。很能明白他們之間那種心心相惜的感情,彼此互相欣賞,互相愛慕。顯然,愛情之路總不是平坦的,他們的愛情甚至與戰(zhàn)爭局勢息息相關(guān)。他們每天探尋著和平的可能性,在最后大局已定的時候,他們能偷偷的結(jié)婚,給彼此一個承諾。打仗了,英國和德國成了敵人。為了在一起,茉黛放棄了英國的一切,跟著沃爾特定居德國,可是戰(zhàn)后吃了敗仗的德國人民要還債,沃爾特一家窮得叮當響,茉黛還得去夜總會打工,被性騷擾,物質(zhì)生活、社會地位,統(tǒng)統(tǒng)一落千丈。
愿我們每個人遇到愛情時,都能如茉黛和沃爾特一樣勇敢。
時代總不會辜負勇敢者
人對未知的事物總會產(chǎn)生恐懼。從比利第一次下礦井到后來第一次上戰(zhàn)場,每次對恐懼的戰(zhàn)勝都在不斷超越自己。從那個在井下黑暗中祈求基督保佑的少年到后來上戰(zhàn)場獨當一面的男人,我看到了他的成熟。還有格雷戈里,從一名普通工人到戰(zhàn)火英雄,努力去生活的他們都值得讓我們敬重。
我是不太想談戰(zhàn)爭的,哪怕在今天,我們也無法判斷當初戰(zhàn)爭應(yīng)不應(yīng)該爆發(fā)。但是,在那個戰(zhàn)爭時代下出現(xiàn)的勇敢者,卻永遠值得我們敬仰。
惟愿我能向書中的她們一樣,哪怕在艱難的處境中,也能活出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