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婊貝記者。今天呢是80年代玩具的最后一次采訪,那讓我們請出重量級嘉賓們——發條玩具吧!!發條玩具是控制玩具中的一種,是以發條為動力裝置的機動玩具的總稱,所以他們有很多隊員。
Q:請問發條玩具先生,既然你有這么多個隊員啦,那我想問一下你是分為幾種種類的?
A:嗯,我旗下有兩個小分隊,他們,他們統領著整個發條玩具組合。第一個是要上發條的玩具,他們的外形以動物居多,把鑰匙插入發條孔內擰緊發條后,玩具就會動了第二種是拉發條的玩具,他們外形以車輛為主,將玩具緊壓地面,同時把玩具往后拉動,使后輪轉動而把發條上緊,松手后,車輛就向前行駛,往后拉動越快,車速越快。
Q:哇,這么說的話我記得我童年兩個都玩過,男生一般喜歡拉發條的類型吧?
A:是啊,那時候男生一般會讓拉發條小玩具陪他們玩,而我記得上發條玩具的話很多小胖友都會在洗澡的時候放進去一起洗澡,特別是鴨子青蛙之類的,那時候是孩子們洗澡的必備品呢!
Q:對對對!本記者以前也經常帶著青蛙進去洗澡,坐在浴盤里,把青蛙一側那個發條轉動,然后看著青蛙在水上游來游去,還有還有!我記得以前有一種是小鴨子和小魚,上了發條他們腳或者尾巴還會動,超逼真的!
A:是啊現在上發條玩具那邊招了很多新人,把發條轉動之后很多都會動,但再怎么動也找不到以前那種感覺了,那些童年的感覺。
Q:說到童年,發條玩具先生你既然是那么多小朋友的童年,那么你的童年又是什么樣子的呢?
A:我的童年啊,那可是一個很長的故事呢,你要聽嗎?
Q:肯定要啊!請快說吧發條玩具先生,不賣關子我們還是好胖友。
A:呵呵,好的。在遙遠的18世紀,那時候的歐洲一些鐘表制造商會把鐘表外形設計成各種形象,并使機芯帶動某些附件,使鐘表除了時分秒那三個家伙走動之外,還可以做出一些有趣的動作。例如,貓頭鷹掛鐘上的貓頭鷹眼睛可以不斷的睜閉,并定時發出鳴叫聲。城堡式座鐘上的城堡窗口內會有各種人物,能表演各種動作,有的到了整時后還會走出一位女子或者情侶。這些都引發了我的出生。而歐洲較早流行的我應該是八音盒吧,時間太久我也記不太清楚,只記得它的機芯中有一組長短不一的鋼片和一個帶有凸柱的滾筒。發條驅使滾筒旋轉,使凸柱依次撥動鋼片而奏出音樂。將凸柱的排列按一定規則設計,就能奏出各種流行名曲了。那時在歐洲,我可是大受歡迎的。到了19世紀,在歐洲的影響下,中國廣東開始請我過去表演了,主要是供清皇室成員玩樂。后來在20世紀,上海康元制罐廠開始制造我分身,最早生產的品種是“小雞吃米”,又稱“跳雞”,它的外殼用薄鐵皮經印刷后沖壓而成,上足發條后,小雞跳躍,做出啄米的動作。類似的品種還有“跳蛙”、“跳雀”。60年代,我在中國有了新的發展。當時著名的產品有“小熊拍照”。靠發條驅動,小熊能時左時右地旋轉,片刻后又會停下來,舉起帶閃光燈的照相機拍照,同時閃光燈閃亮。它是當時我的的優秀作品。而到了現在,很多喜羊羊熊大熊二也一直在求我給他們制作玩具。
Q:這歷史的確挺長的,好吧歡樂的時間總是很快就結束,我們今天的戀物癖采訪也告一段落了,感謝發條玩具先生的出席。
最后說一下,80后是一直親眼鑒證著當代中國在改革開放后日漸發展崛起并與之一同成長的特殊的新一代,20年左右的人生歷程中目睹到的多是整個民族的自強不息奮起拼搏史,他們存有從小到大眼見祖國由相對困難落后直至今天的成就的完整記憶,度過了沒有高科技圍繞、沒多少物質生活享受卻簡單充實、在今天看來珍貴特別的童年時代,而那些沒有什么手機電腦圍繞的童年,卻是我們最想回去的日子。我也很懷念那些以前一起玩樂過的小伙伴們,而在現在這個充滿了欲望和金錢的信息時代,當手機被列為生活必需品后,人們更多的是低頭玩手機,就算看見有什么很好玩的事情或者有些危險發生,我們更多的是拿起手機拍照發微博發朋友圈。有時候,適當放下手機,去珍惜去留意世界,你會有不同的想法。很感謝這些愿意出席并接受我們采訪的80年代玩具們,盡管他們并不是真實,盡管他們有的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但起碼我能用文字去懷念他們。懷念那一段歲月里的瘋狂,那是我們逝去的青春,連帶著我們的勇氣,也被時間磨去。我能做的只能不斷還念不斷想起,起碼讓他們活在我心中。請回憶一下大家的童年,尋回那時候的夢想,謝謝觀賞,戀物癖系列到此完結,也歡迎大家看我的下一個系列。明天見!小記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