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營進入為期兩周的實踐環節。第一周進行歌謠和繪本兩個主題的規劃。連接了兩個家長,一個孩子是小齡零基礎,另一個是有英文基礎的孩子。
一、 零基礎啟蒙
基本情況:2歲男孩,性格比較慢熱,沒接觸過任何英文內容,家長英文基礎比較薄弱但是有比較強烈的英文啟蒙欲望,預計家庭能提供中等的支持力度。
啟蒙思路:由于孩子中文輸出也還不強勢,屬于語言的高效吸收期,所以即使零基礎,只要方法得當,還是能得到很好的效果。按照啟蒙原則,前期側重于聲韻啟蒙和興趣的培養。
規劃重點:在對孩子進行規劃時,有兩個問題是需要注意的:一個是家長英文基礎薄弱,離開校園環境很久,英文能力幾乎為零,規劃的內容一定要易于獲得且不需要家長做太多前期準備的;另外就是孩子的語言能力也比較弱,中文還不能輸出句子,所以英文啟蒙的反饋輸出肯定會比較慢,所以規劃的啟蒙進程也應該放緩一些。
二、 有英文基礎啟蒙
基本情況:5歲男孩,性格活潑外向好動,就讀雙語幼兒園,上了一年英文興趣班,有一定的英文基礎,能進行簡單英文對話,認識字母,但不認識單詞,沒有自主閱讀能力。
啟蒙思路:通過家長反饋的英文匹配度反饋,發現雖然孩子有一定的英文基礎,但都是通過學校和課外班接觸到的,家里沒有英文氛圍,包括英文童謠、繪本和分級讀物。所以在啟蒙規劃上會側重于詞匯量的積累和閱讀力的提升。
規劃重點:二寶家庭,家長精力有限,但孩子學習興趣比較高,所以規劃時盡量借助音頻視頻資料(點讀筆、早教機)和優質的課程資源,以解決孩子想學但家長不會教沒時間教的問題。
三、部分問題的個人見解
1. (問題接龍)家里有個三歲男寶,早教有上一些英語課,家里也有牛聽聽和一些英文繪本,我英語很差,我應該怎么做呢?
從問題中提供的信息來看,孩子有一點基礎,家里也有一定的英文氛圍,啟蒙的難點在于孩子理解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薄弱,需要家長引導,但是家長的英文水平有限。
我的建議是家長把教學和磨耳朵的部分交給專業的資源(牛聽聽、繪分享里的課程)和機構(英文培訓班),沒必要勉強自己一定要全英文講繪本。當然,提前做準備,親子共讀時盡量多拓展詞匯或者句子肯定只有好處,但畢竟術業有專攻,享受親子時光讓孩子愛上英文才是最重要的,沒必要給家長增加太多的壓力。
家長要做的就是陪伴和參與。陪伴指的就是跟孩子一起聽童謠聽有聲繪本,一起上繪分享的課,不要把孩子直接丟給手機和牛聽聽;參與就是要了解孩子在英文課中學習的內容(兒歌、故事、句型),或者在牛聽聽上聽的童謠、繪分享上學的單詞、字母等等,然后在日常生活中跟孩子一起去應用,例如下雨天一起唱Rain Rain Go Away,認一下廣告牌上出現的字母,去動物園玩以后把孩子跟小動物的合照打印出來做成屬于自己的英文繪本..........
2. 三年級女孩,只在學校學過字母,沒有其他任何英文啟蒙,繪本、童謠覺得太幼稚,分級讀物又看不懂,該如何進行家庭英文學習?
由于孩子年齡比較大,中文非常強勢,而且有自己的喜好,容易產生叛逆情緒,家長的影響不如低幼時期的大了,我的建議是可以用原版英文動畫來磨耳朵培養語感,對于特別喜歡的動畫可以找文本對白來進行精讀,最后給動畫配音一個屬于自己的版本。動畫里的主題曲也是很好的素材,孩子也會有比較強的興趣,容易產生成就感。在磨耳朵的同時也要進行自拼和高頻詞的學習,在有一定的詞匯積累后就可以開始分級閱讀之旅了,初級階段的讀本以精為主,孩子理解力好學起來會很快,級別高一些以后就要放慢速度,以廣為主,積累詞匯和一些知識點,有助于寫作能力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