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 up》今天讀完第二章和第三章部分。
作者的文筆真的特別流暢,思維獨立,觀點獨立,跟她的筆名一樣“特立獨行”。每篇字數不多,但行云流水,一直順著作者的文字讀下去,不僅有共鳴,還有深深的思考。
今天讀到“斷舍離和提前買”篇,針對自己的情況感悟有幾點:
1,斷舍離之一:決定整理自己的衣物,將衣柜里一些出鏡率低或買回來壓箱底的衣服,送人、捐贈或丟棄,并深深的反思:這些無利用價值的衣服既浪費了我的毛爺爺,購買它們還浪費了時間和精力。自己四不四傻?
2,斷舍離之二:換季打折期間,圖便宜有購置一堆打折衣物或囤貨的習慣,在雙十一、六一八等,打折時價格確實美麗,但買的未必是自己必需的和利用價值高的東西,等到下個月還信用卡時就,就“寶寶心里苦,寶寶不說”的呵呵了。所以,真的不能貪便宜呀,買必需品和適合的經典款,減少購物次數,提高購物質量和價值。
利用這次搬家的機會,我會整理一下衣物,心痛的“扔扔扔”!
3,因為擔心孩子長太快,會買大一號或幾號的衣服,結果買回來后因為穿不了,又要重新買當下能穿的衣服,等到孩子可以穿的時候可能就不要了、找不到了或不喜歡了,到時候還繼續買買買。我沒娃,但這種現象很普遍,我小時候我媽就是這么對我的,衣服都肥大不合身,很,不,好,看!誰能想到初中我就不再長個兒了呢?!
4,看到“斷舍離”三個字,讓我想到了昨天復習的一張塔羅牌:圣杯八。畫面里的人因不滿已有的感情,離開了現在的人際關系,去追尋內心的真正的滿足。月光下,一個孤單的背影,雖凄涼和些許悲傷,但他的腳步還是堅定的。
生活中有很多斷舍離,一段已如雞肋般的感情,一個已千瘡百孔的家庭,一份毫無激情的工作等,雖然已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情感,內心充滿了彷徨、猶豫、糾結,現實生活中,能像牌里的人一樣,放棄當下勇敢追求的能有幾人呢?!相反,大部分人,因責任、各種牽絆、價值觀、承諾等,選擇了隱忍、湊合和將就,他們害怕和拒絕改變。
讀《拆掉思維里的墻》時,看到作者問人活著的意義是什么時,我卡頓了幾秒,千萬個夜里,我也一直問自己這個問題。還沒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一直都在努力的探索和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