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陳寅恪教授在其"乃效再生緣之例"而作的《柳如是別傳》中有言:"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奉為圭臬。因之,于二手書網站斥資三百元購得北京古藉出版社2003年3月2次版《再生緣》。以此書之閱讀,嘗試發散個人思維、直視個人情志、書寫個人感受,記錄個人讀感。
——緣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再生緣》
《一》
再生緣里多佳句,
二九妙齡工巧思,
閑來連日劬力閱,
千頁未幾心已癡。
事因寅師仿效語,
甘舍三百作書資,
開卷即感文辭美,
如今更是贊嘆之。
《二》
想昨日,皇甫少華三箭已,錦袍加身,一臉春風得意。
卻原來,孟家有難婿回避,生死關頭,儼然遠害趨利。
如果說,麗君無才少見地,彷徨無措,不過蒲柳品質。
怎能夠,乾坤逆轉羞同契,運籌帷幄,成就自由獨立。
《三》
三箭射袍姻緣定,
麗君芳心伊獨釣。
兼有映雪癡情種,
暗期隨侍續情調。
燕玉救難換香帕,
三美一命已然料。
端生雖是女兒身,
如此坦蕩亦奇妙。
《四》
端生當真才氣高,
謝恩片段贊嘆頻,
一句面上驚喜色,
盡現孟父功利心。
東床婿雖三箭定,
圣旨當前無違行,
辜負少華相知意,
不過月老表錯情。
(五)
蒙奇冤,受讒言,皇甫遭謫遇兇殃。
倚皇親,造虛情,奎璧恃寵有良媒。
別椿箮,意決絕,麗君違旨遠綠窗。
喬男妝,志昭雪,巾幗豪氣蓋須眉。
(六)
女主麗君有豪情,
義婢榮蘭亦機靈。
明隨暗助添雙翼,
赤膽忠心偕伴行。
雖說間隔三載余,
一讀一記嘆贊奇。
行文精妙用典雅,
無怪恪老盛譽名。
(七)
能積善累蘊奇思,
七言排律擎異行。
說是自觀自得事,
卻成南緣北夢情。
芹圃逝時歲金釵,
二九年華書雛形。
南北作者皆短壽,
或夢或緣殘卷伶。
(八)
南緣北夢同淵源,
石頭黃梁失團圓。
絳珠償淚神瑛使,
執拂東斗未了緣。
作者皆為早夭壽,
音斷力余棄續弦。
天涯海角傷心客,
徒留殘怨歲歲填。
(九)
長相思
——《再生緣》情
麗君愁,映雪愁,愁到難處烈性頭,命殞無良儔。
編書由,為解憂,今世無緣不忍休,再生君好逑。
(十)
孟麗君改酈君玉,
使女榮蘭更榮發,
趕考路上婢子病,
酈生又變酈明堂。
昔日閨中女嬌娃,
閑來倚窗嗅梅花,
從此爭鋒朝堂上,
參橫月落辨神差。
(十一)
映雪投江梁太救,
麗君遭難康公幫,
昔日綠窗姊妹花,
遇難呈祥危轉安,
更名換姓恍再世,
積善人家愛敬常,
愁痕寫盡凄涼事,
月朗天清嗅晚香。
(十二)
端生終究年歲輕,
愈讀愈覺情志淺,
賜婚片段驚喜色,
皇孟相知他美連,
風流佳人輕狂語,
身居其間亦動顏,
又或人心非草木,
焉能存理廢欲田,
揚夢抑緣非無由,
性別有差字句憐。
后記:
十七卷本郭沫若校訂版《再生緣》并未能全部讀完,盡管如此,僅三分之一的閱讀量仍然能夠非常直觀地令讀者切身領略作者陳端生的絕世才華,以及《再生緣》作品本身的精美絕妙。如據陳寅恪、郭沫若考訂為陳端生十八歲時所作的第一卷,其筆下洋洋灑灑的孟府景象——"悠悠小徑生芳草,曲曲長欄砌玉磚,迭迭假山遮錦樹,層層古木靄蒼煙,條條柳樹隨風舞,片片桃花落水翻,淡淡橫波飄荇帶,盈盈斜壁點苔斑,翩翩粉蝶穿花去,怯怯流鶯聒耳喧,隱隱幽軒搖竹影,沉沉靜院掛珠簾,菲菲春霧含嬌蕊,剪剪春風漾碧瀾"……14組疊字的連用,不僅顯示了作者本人的卓越文采,更營造了縈回環繞的音樂美感,無怪陳寅恪教授在其《論再生緣》中從思想、結構、文詞等方面給予陳端生著《再生緣》盛贊之余,更有言:"不支蔓有系統,在吾國作品中,如為短篇,其作者精力尚能顧及,文字剪裁,亦可整齊。若是長篇巨制,文字逾數十百萬言,如彈詞之體者,求一敘述有重點中心,結構無夾雜駢枝等病之作,以寅恪所知,要以再生緣為彈詞中第一部書也。端生之書若是,端生之才可知,在吾國文學史中,亦不多見。但世人往往不甚注意,故特標出之如此。韓退之云:‘發潛德之幽光。’寅恪之草此文,猶退之之意也。"……于"誅奸諛于既死,發潛德之幽光"二者中獨取后者贊譽之,于諸多滄海遺珠中獨取《再生緣》謳歌之,并將此書與《荷馬史詩》相媲美,"不顧當世及后來通人之訕笑",寫就《論再生緣》并在其《柳如是別傳》中直言"乃效再生緣之例",身為享譽"公子中的公子,教授中的教授"稱謂的一代大師如此不遺余力為一個默默無聞的女子及其作品正名,除了推崇其"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外,是否更緣于其內心深處的民族自信與自豪?!而作為有幸能夠閱讀到這本倍受大師青睞之作的一位讀者,除了忠實地聆聽大師的教誨認真完成通讀,此外,是否還能夠嘗試在力所能及范圍內再做些什么嗎?心底,升騰著一股分享的熱切與期盼……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