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封信|工程思維:直覺和極限
[核心總結]
直覺很有用,但是要防止缺乏知識的直覺,因為它會欺騙我們。
文中,吳軍老師舉例如下:
自身小時候和弟弟分吃蘋果的例子
在高速行駛的火車上,往前打一束光和往后打一束光,哪束光更快?
1 + 1/2 + 1/4 + 1/8 + … ?這樣加下去是無窮大嗎?
1 + 1/2 + 1/3 + 1/4 + 1/5 + … ?這樣加下去會是無窮大嗎?
以上問題的解答,吳軍老師提到要使用“極限”這個概念去解決。
如何預防“缺乏知識的直覺”呢?
使用一個正確的數學或者工程工具去尋找答案。而這個工具,嘗嘗需要跳出問題本身。這就如同你看螞蟻的行動軌跡時,不能跟在它的后面,而要從它的上方看。所謂掌握工程思維的技巧,就是要比生活超越一個層級。
平時生活中,我個人的預防技巧是:多問為什么;當把握不準時,我會告誡自己停一停
[預告]
下一封信,吳軍老師將會聊“為什么人工智能將會產生自主意識,反過來控制人類是沒有邏輯依據的”
[作業]
從極限這個工程思維出發,談談為什么一個國家的經濟增長(扣除通貨膨脹),不可能長期(一個世紀)維持在7%以上?
我的思考:
站在直覺角度,覺得每年增長7%肯定可以的,都已經這么少。平時大家所知道的,每年的通貨膨脹率都是3%以上。
但是如果仔細推敲,假設當前國民生產總值為P,代入復利公式,得到100年后,國民生產總值= P (1 + 7%)^100≈P * 867.72,這就預示著,100年后,國民生產總值將是當前的867.72倍。
以上,通過直覺,我大概能判斷出不太可能。那為什么經濟增長不太可能在1個世紀內增長867.72倍呢? 請吳軍老師幫忙解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