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摘要: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1. “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于人們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己也熟視無睹。

2. 陳虻去世之后,我開始寫這本書,但這本書并非為了追悼死者——那不是他想要的。他說過,死亡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無意識,那才相當(dāng)于死,他所期望的,是我能繼續(xù)做他曾做過的事——就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掙脫,這才是活著。

3. 張潔總擔(dān)心善良的人做不了剛性調(diào)查,但身邊的人讓我覺得,其實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剛性,善良的人做“對抗性”采訪,不會躍躍欲試的好斗,但當(dāng)他決定看護(hù)真相的時候,是絕不撤步的對峙。

4. 生和死,苦難和蒼老,都蘊涵在每個人的體內(nèi),總有一天我們會與之相逢。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于水中。

5. 我知道問題不硬的根本原因不是頭發(fā)和表情,是我不懂,不懂就被糊弄,穩(wěn)不住。

一開始采訪農(nóng)村征地問題,我連農(nóng)村土地和城市土地適用的是不同法律條款都不清楚,張潔不管我,也不教我,出發(fā)前不開編前會,也不問我要采訪提綱,出差在外地都不打電話問一聲進(jìn)展怎么樣。我真不知道他怎么敢冒這個險,調(diào)查性報道全靠現(xiàn)場挖掘,但凡有一點記者問得不清楚,后期怎么補救也沒用。

6. 《紅樓夢》里寫賈寶玉討厭“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人情練達(dá)即文章”這句話,覺得市儈,我原來也是,一腔少年狂狷之氣,講什么人情世故?采訪時萬物由我驅(qū)使,自命正直里有一種冷酷,這根流血的手指要不是來自親人一樣的同事,我恐怕也不會在意,他對我一句責(zé)備也沒有,也正因為這個,我隱隱有個感覺,為了一個目的——哪怕是一個正義的目的,就像車輪一樣狠狠地碾過人的心,也是另一種戾氣。

7. 聚會上朋友說,你現(xiàn)在做的這些題目要邊緣了,大多數(shù)人根本不會碰這些問題。作家野夫說:“那是因為我們已經(jīng)不是大多數(shù)人,在很大程度上已經(jīng)免于受辱了。”一群人里有教授,有記者,有公務(wù)員,都沉默不語。

8. 王小波說:“你在家里,在單位,在認(rèn)識的人面前,你被當(dāng)成一個人看,你被尊重,但在一個沒人認(rèn)識你的地方,你可能會被當(dāng)成東西對待,我想在任何地方都被當(dāng)成人,不是東西,這就是尊嚴(yán)。”

9. 人是一樣的,對幸福的愿望一樣,對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樣,只是她生在這兒,這么活著,我來到那兒,那么活著,都是偶然。萬物流變,千百年來,誰都是一小粒,嵌在世界的秩序當(dāng)中,采訪是什么?采訪是生命間的往來,認(rèn)識自己越深認(rèn)識他人越深反之亦然。

10. 愛倫堡說過:石頭就在那兒,我不僅要讓人看見它,還要讓人感覺到它。

11. 《飛越瘋?cè)嗽骸分械柠溈四疲毫耸澜穑炅舜晔郑箘疟ё∧莻€臺子,沒搬起來,再一次用力,還是搬不動。他只好退下,突然,他大叫起來,去他媽的,我總算試過了,起碼我試過了。

12. “閑事?這不都是你們每個人的事么?”

“有他做就可以啦!”

所以他一個人做,告環(huán)保局的官司輸了,告省政府沒被法院受理,寫給人大法工委的信沒有回音。花在廣告費上的錢幾乎掏光了他全部家產(chǎn)。

陳法慶只說:“到錢花光的那一天,我就停下來。”

13. 在強大的機(jī)構(gòu)面前,人們往往除了服從別無選擇,但是我不愿意,他說:“我要把他們拖上戰(zhàn)場,我不一定能贏,但我會讓他們覺得痛,讓他們害怕有十幾二十幾個像我這樣的人站出來,讓他們因為害怕而迅速地改變。”

14. 為什么很多人都選擇屈服?因為他們覺得投入太多,收獲很少或根本沒有。

15. “錢數(shù)這么少,很多人覺得失去它并不可惜。”我說。

“今天你可以失去獲得它的權(quán)利,你不抗?fàn)帲魈炷阃瑯訒ジ嗟臋?quán)利,人身權(quán),財產(chǎn)權(quán),包括土地,房屋。中國現(xiàn)在這種狀況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長期溫水煮青蛙的一個結(jié)果,大家會覺得農(nóng)民的土地被侵占了與我何干,火車不開發(fā)票,偷稅漏稅與我何干,別人的房屋被強行拆遷與我何干,有一天,這些事情都會落在你的身上。”

16. “但是一個人的力量能改變什么呢?”

“看看羅莎·帕克斯,整個世界都為之改變。”他說。

17. 羅莎·帕克斯是每個的一個黑人女裁縫。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一日,在阿拉巴馬州州府蒙哥馬利市,她在一輛公共汽車上就座。那時,南方各州的公共汽車上還實行種族隔離,座位分為前后兩部分,白人坐前排,黑人坐后排,中間是灰色地帶,黑人可以坐在灰色地帶,但如果白人提出要求,黑人必須讓座。

18. 那天晚上很擠,白人座位已滿,有白人男子要求坐在“灰色地帶”的帕克斯讓座時,她拒絕。

當(dāng)司機(jī)要求乃至以叫警察威脅坐在“灰色地帶”的黑人讓座時,其他三個黑人站了起來,唯獨帕克斯倔強地坐在原位。

19. 她說:“我只是討厭屈服。”

之后,她因公然藐視白人而被捕。

她的被捕引發(fā)了蒙哥馬利市長達(dá)三百八十五天地黑人抵制公交車運動,組織者是當(dāng)時名不見經(jīng)傳的牧師馬丁·路德·金,日后他得到“反種族隔離斗士”和諾貝爾和平獎的榮譽。這場運動的結(jié)果,是一九五六年聯(lián)邦最高法院裁決禁止公交車上的“黑白隔離”,帕克斯從此被尊為美國“民權(quán)運動之母”。

20. “政府就要建,我們就不讓建,不管是誰,總說這個‘就’字,‘就’要怎么怎么著,那就沒有任何調(diào)和余地了。”

[ 2 ]

1. 許多事情,是有人相信,才會相信。

2. 胡適在北大的演講中講:“你們要爭獨立,不要爭自由。”

自由是針對外面束縛而言的,獨立你們自己的事,給你自由而不獨立,仍是奴隸。獨立要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戶,不依賴別人,這就是獨立的精神。

3. 保持對不同論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獨立性。探尋就是要不斷相信,不斷懷疑,不斷幻滅,不斷重建,為的只是避免成為偏見的附庸。或者說,煽動各種偏見的互毆,從而取得平衡,這是我所理解的“探尋”。

4. 痛苦是財富,這話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才是財富。

5. 轉(zhuǎn)變看上去突兀,但在最初面對大量反對聲音時,晃動其實已經(jīng)開始,人往往出自防衛(wèi)才把立場踩得像水泥一樣硬實,如果不是質(zhì)問,只是疑問,只猶豫一下,空氣進(jìn)去,水進(jìn)去,他兩個腳就不會粘固其中。思想的本質(zhì)是不安,一個人一旦左右搖擺,新的思想萌芽就出現(xiàn)了,自會剝離掉泥土露出來。

6. 生活就生活,他沒有只站在哪一方的主場上,不贊美,不責(zé)難,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認(rèn)識而已。

7. 我們要維護(hù)的一條道德的底線,那條底線,是對生命的尊重,一個社會是有規(guī)則的,不是隨性而為,不是暴力,濫交,背叛,屠戮。

8.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國醫(yī)生施韋澤,他在非洲叢林為黑人服務(wù)五十余年,在書里他寫道:

“無論如何,你看到的總是你自己。死在路上的甲蟲,它是像你一樣為了生存而奮斗的生命,像你一樣喜歡太陽,像你一樣懂得害怕和痛苦,現(xiàn)在它卻成了腐爛的肌體,就像你今后也會如此。”

9. 美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霍爾姆斯說:“法律不是一個道德或是倫理問題。它的作用是制定規(guī)則,規(guī)則的意義不在于告訴社會成員如何生活,而是告訴他們,在規(guī)則遭到破壞時,他們可以預(yù)期會得到什么。”

10. 真實的人性有無盡的可能。善當(dāng)然如此,但惡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彌補,傷害卻有可能被原諒,懺悔也許存在,也許永遠(yuǎn)沒有,都無法強制,強制出來也沒有意義。一個片子里的人心里有什么,記者只要別拿石頭攔著,他自己會流淌出來的,有就有,沒有就沒有。

11. 斯賓諾莎說過:“希望和失望也絕不能是善,因為恐懼是一種痛苦,希望不能脫離恐懼而存在,所以希望和失望都表示知識的缺乏,和心靈的軟弱無力。”

12. 什么是真實?真實是很豐富的,需要有強大的能力才能看到,光從惡中看到真實是很單一的,人能從潔白里拷打出罪惡,也能從罪惡中拷打出潔白。

13. 人會死,花會謝,看似有價值的東西實際上毫無意義。最后留下的是一個影像,模糊的影像,供我們回憶。

14. 疑問一旦開始,邏輯自會把你推向應(yīng)往之地。采訪時局長臉露難色說:“要不我們不愿意接受你采訪呢?”可是,真相往往就在于毫末之間,把一杯水從桌上端到嘴邊并不吃力,把它精確地移動一毫米卻要花更長時間和更多氣力,精確是一件笨重的事。

15. 死是一件沒有辦法的事,除了忍受,沒有別的辦法。

16. 他們允許我們在旁邊陪伴就夠了。燒火做飯時,我?guī)椭睃c柴,有時機(jī)器開著,很長時間也沒人說話,只是柴火噼啪的聲音,火苗的藍(lán)尖飄過人的臉,熱一陣,冷一陣,葉哥葉嫂要是想說話了,我們就聽著,有時兩口子商量以后怎么蓋房子生活下去,挺有雄心的樣子。有時又沉默著,干什么都沒有心思。

這就是生活吧,不可能靠喊口號就度過去。

17. 我們都努力把自己報道的世界與生活分隔開,但是都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成為它的一部分。

18. 安德森·庫鉑說:“我以為我能就此脫身而出,不受任何影響和改變,但事實卻是我根本無法解脫。根本不可能做到視而不見,即使不聽,痛苦還是能滲透到你內(nèi)心深處。”

19. 只有同樣經(jīng)歷過無邊黑暗的人,才有資格說:“我理解你。”

20. 生活并不需要時時有新的主題,即使是華麗的《霸王別姬》,力量也在于真實的市井人性。

他說:“真實自有萬鈞之力。”

[ 3 ]

1. 陳虻說:“不要過于熱衷于一樣?xùn)|西,這東西已經(jīng)不是它本身,變成了你的熱愛,而不是事件本身了。”

2. 梵高對他的弟弟說過:“沒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藝術(shù)本身。唯一不朽的,是藝術(shù)所傳遞出來的對人和世界的理解。”

3. 曼德拉說:“如果因為怕別人看到就不做自己覺得該做的事情,把他隱藏起來,那就等于說誰都不能做這個事情。如果自己把它做出來并讓別人看到,那就等于說誰都可以這樣做,然后很多人都會這樣去做。”

4. 盧安克說:“文明,就是停下來想一想自己在做什么。”

5. 強大的人不是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

6. 紀(jì)律可以帶來秩序,但卻是被動的,只有一個人歸屬于一件事,一群人,一個社會,才會有認(rèn)同和發(fā)自內(nèi)心去照顧它的愿望。

7. 人類大部分的苦都是因為期待的存在。其實,在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須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沒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是最美好和自由的,因為這樣,人才能聽到自己的心。

8. 為什么人聲稱追索公正,要求死亡,但死亡來到這一刻,你感到的不是滿足,也不是為它的殘酷而驚駭,而是一種空茫?它讓你意識到,剝奪生命是什么意思?就是一切的發(fā)展,一切的可能,結(jié)束了,張妙死了,藥家鑫死了,但如果只是死,結(jié)束了就過去了,那就是白白死了。

9. 陳虻說:“寬容的基礎(chǔ)是理解”,我慢慢體會到,理解的基礎(chǔ)是感受,人能感受到別人的存在的時候,心就變軟了,軟不是脆弱,是韌性。

10. 客觀是對事件中的任何一方都投入其中,有所相互沖突的感受自會相互克制,達(dá)到平衡,呈現(xiàn)出“客觀”的結(jié)果,露出世界的本來面目。

11. 人是不可能孤立而成,人由無數(shù)他人的部分組成。

12. 眼酸抬頭時,看到窗外滿城燈火,了解他人越多,個人的悲酸歡慨也就微不足道,在書中你看到千萬年來的世界何以如此,降臨在你身上的事不過是必然中的一部分,還是小宏那句話:“只是生活本身矛盾密布。”

13. 陳虻總說:“不要因為走得太遠(yuǎn),忘了我們?yōu)槭裁闯霭l(fā)。如果哀痛中,我們不再出發(fā),那你的離去還有什么意義。”

14. 你必須退讓的時候就必須退讓,但在你必須選擇機(jī)會前進(jìn)的時候,必須前進(jìn),這是一種火候的拿捏,需要對自己的終極目標(biāo)非常清醒,非常冷靜,對支撐這種目標(biāo)的理念非常清醒,非常冷靜,你非常清楚地知道你的靶子在哪兒,退到一環(huán),甚至脫靶都沒有關(guān)系,環(huán)境需要你脫靶的時候,你可以脫靶,這就是運作的策略。但你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標(biāo),那是墮落。

15. 一個國家由一個個具體的人構(gòu)成,它由這些人創(chuàng)造并且決定,只有一個國家能夠擁有那些尋求真理的人,能夠獨立思考的人,能夠記錄真實的人,能夠不計利害為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夠捍衛(wèi)自己憲法權(quán)利的人,能夠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棄的人。只有一個國家擁有這樣的頭腦和靈魂,我們才能說我們?yōu)樽鎳湴粒挥幸粋€國家珍重這樣的頭腦和靈魂,我們才能說,我們有信心讓明天更好。

16. 大半的人在二十歲或三十歲以上就死了,一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變成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過是用來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的時代所說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歡的,一天天地重復(fù),而且重復(fù)的方式越來越機(jī)械,越來越脫腔走板。

17. 如果你定一個高得離譜的目標(biāo),就算失敗了,那你的失敗也在任何人的成功之上。 ——《阿凡達(dá)》導(dǎo)演卡梅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428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jī),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24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jìn)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285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48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jié)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dāng)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28評論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78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jī)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dāng)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71評論 3 439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cè)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98評論 0 286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dāng)?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8,616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54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 大學(xué)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25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43評論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71評論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61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13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jī)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39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dāng)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95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

  • 十年前,當(dāng)陳虻問我如果做新聞關(guān)心什么時,我說關(guān)心新聞中的人 「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
    七弦桐語閱讀 385評論 0 0
  • 《看見》,柴靜在離開央視后將她經(jīng)歷的一個個故事夾雜著她當(dāng)時的想法與思考,剖析自己的一個過程。 那些說讀了《看見》后...
    ST通閱讀 817評論 0 1
  • 推薦序 賦能:創(chuàng)意時代的組織原則 >> 《重新定義公司》記錄了谷歌在這方面的嘗試和思考,很有啟發(fā)。書的核心觀點簡單...
    r0wng閱讀 560評論 0 0
  • 推薦序 賦能:創(chuàng)意時代的組織原則 >> 《重新定義公司》記錄了谷歌在這方面的嘗試和思考,很有啟發(fā)。書的核心觀點簡單...
    r0wng閱讀 346評論 0 0
  • 文學(xué)課(讀書摘要) 1.寫小說實在有意思,而且凡事從實際出發(fā),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用三五千字把一件事一個問題加以表現(xiàn),比...
    從昨到今閱讀 442評論 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