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強調:“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設人才強國”“完善堅持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破除妨礙“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實行“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習總書記這些重要思想既強調了做好人才工作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又要完善堅持黨的領導的體制機制,為新時代人才建設提出了要求、明確了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國的發展,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才。黨管人才,就是黨興人才、黨聚人才。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堅定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新時代人才工作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和黨管人才的原則,這是政治方向和原則要求。
人才是強國興國的第一要素,也是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的第一動力。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牢固樹立人才強國這一重大戰略,大力培養鍛一批德才兼備的人才隊伍。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我們既面臨各種風險挑戰,同時也處于重大戰略發展期,越是如此,越是要尊重人才、培養人才、成就人才,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以強大的人才支撐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劈波斬浪、無往不勝。
加快向人才強國轉變,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根本保證。人才工作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把握正確的前進方向,始終與時俱進,保持旺盛活力。做好新形勢下的人才工作,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使人才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讓各類人才創業有機會、干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
要做好新時代黨的人才工作,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嚴格報考政治條件,加大政治考察力度,重點考察政治素質、道德品行、專業素養和工作實績,嚴把遴選人員政治關。要把提高治理能力作為新時代干部隊伍建設的重大任務。要通過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推動廣大干部嚴格按照制度履行職責、行使權力、開展工作。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完善人才培養、改進人才評價機制、創新人才流動機制、健全人才激勵機制、深化干部制度改革,最大限度把人才的報國情懷、奮斗精神、創造活力激發出來。
百年大黨,風華正茂。千秋基業,人才為先。“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我們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偉大事業呼喚人才,偉大時代造就人才。新征程上,堅持黨管人才,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出發,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發現人才、使用人才、配置人才,日益壯大的人才大軍必將進一步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人力支撐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