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記:這是三個小故事的第二個,同樣的故事,有人會無動于衷,有人會感動身受,你看到了,這就是一種緣分!
故事二
霧滿攔江最近的新推文里有個小段子,有個小孩子特別拗,吃塊餅干,一塊嫌多兩塊嫌少,一塊半又嫌不完整,最后整個餅干桶給他覺得桶里所有的餅干都不喜歡,媽媽實在忍不住就把這個拗小孩拖過來揍了一頓。
我覺得有點好玩就把它復制轉到好幾個群里了,很多人反應都很正常,要么忽略過去要么簡單說兩句,唯有小柔,這個執著的小姑娘一直放不下這個話題。
小柔是新認識卻感覺知交很久的朋友,有些人你認識很久都不過象是浮在水面上的萍,看似一直都在水卻早就流走很遠了,而有些人,你和她交談幾句就知道你們雖然類型不同待人看物方式不一樣,骨子里卻是相通的。
我們都是敏感而善良的姑娘,只不過有許多人在塵世中艱難地打磨出了自己的盔甲可以保護他的軟肋,深深地意識只有讓自己感到幸福的人,身邊的人才會被你感染,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什么,不過“唯刀百辟,唯心不易”而已,所有的外在形式都是浮云,嬉笑怒罵皆是表象。
小柔才學奇高,文筆清麗如本人,當初我一篇文因為文章標題不醒目閱讀量很低,小柔手指一點,化土成金,賜予我的新標題,好玩得不行,我自己都有想點標題的沖動。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姑娘,老是糾結為難自己,開始那個小段子,一直問我怎樣才能讓小孩子不哭,我知道,這只是觸到她的一個點而已,其實她真正想問的是,怎么樣才能讓身邊的人滿意我。
我們會看到從小比較乖的孩子,如果沒有一個叛逆期,即使長大進入社會,內心也是一個沒有長大的小孩,做人做事總是前瞻后顧,總是需要別人的肯定。
如果是沒有思想的人還好,他不會覺得痛苦和掙扎,就這樣按部就班地隨波逐流,活了一輩子也就是別人嘴里的某某,閑談時順便捎上幾句而已。
痛苦的人是哪一種?
是想得多,看得遠,卻不夠勇敢和強大,你覺得痛苦,是因為你的內心不如你的思想厲害。
小柔的心結是毅然離開浙江去往北京與父親的決裂,對于從小就習慣為人著想,在乎別人感受的這個善良柔弱的小姑娘而言,這已經是拼盡了全身力氣爭取的結果。
可是煩惱的是,生活并沒有如自己想象中的一帆風順,到了北京之后認識的男朋友,在交往了三年之后矛盾開始激化,因為父母對男朋友的不滿意,始終無法涉及到兩人長遠的規劃,落實不到現實的愛情讓大家都覺得很累。
小柔的勇氣讓我稱贊,但是,小姑娘還是沒能認識到,不是父母,也不是你的家族對你生活的干涉,更不是說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區別,真正鉗制我們的是,我們對事物認知的格局和內心的強大與否。
表面上看,很多人是脫離了原生家庭的控制范圍,但如果你意識不到原生家庭和你以往慣性思維對你的影響,就算你到了最發達的地方,找到了最理想的伴侶,你的思維模式照舊會讓你回到以往的套路上去。
什么是原生家庭的影響?
就象我們剛開始引用的霧老師那個小段子:
小孩子哭是很正常的事,剛出生的時候所有人都會認為世界的中心只有我,所以我不高興了是你們沒有滿足我.
如果界限不明自我能量不足的媽媽,就很容易在無數次完成寶寶的要求還是不能滿足,會崩潰,會覺得自己無能,而情緒崩潰的時候又覺察不到這個情緒的來源,就會遷怒,象文中開篇那樣,拉過小朋友過來打一頓。
可憐的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感受不到媽媽的怒氣是什么原因,很可能會在自我建構出現問題,認為自己是不乖的,不可愛的,是不被媽媽所喜愛的,從而在以后與人交往,自我認知上都會出現問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原生家庭”的影響。
要是我們遇到了這樣的寶寶應該怎么辦呢?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寶寶對餅干不滿意,媽媽耐心地給他換一塊,還是不滿意,那就再換一塊,小孩把所有餅干看過了還是不滿意,他大哭,媽媽就去做其他的事情。
媽媽可以給寶寶所需要的,但是如果寶寶不滿意,情緒上的問題媽媽是沒辦法解決的,只能在一旁暗暗地關注,偶爾洗洗寶寶哭臟的臉,什么時候不哭了再抱過來哄哄。
在成長的過程中,哭是必要的,哭代表對這個混蛋的世界的反抗,而哭于事無補會讓他明白哭是沒有用的,改變不了這個操蛋的世界,他就懂事了。
媽媽不是全能的,媽媽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媽媽也必須先愛自己,先安頓好自己才能來照顧小朋友,就像飛機上,空勤會反復說明,一旦出現任何氣流湍急需要佩帶氧氣面罩救生衣,請第一時間穿戴好自己,然后再照顧小孩。
媽媽學會愛自己,在整個傳承過程中,寶寶才能明白:哦,我必須先愛自己,才能更好地關愛他人。
遺憾的是,很多人實際上是缺失了這個過程,一代又一代的傳遞中,我們最應該傳遞的愛與自尊,沒有,在中國的倫理教育和家族傳承中,父母與小孩綁在一起,不分彼此,沒有界限,表面看起來其樂融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就像白流蘇在《傾城之戀》的絕望呼喊:在外邊看到自己家人不堪的一面讓人難受,而最糟糕的,是你在這些親人之中,你分不清什么是你的什么是他們的。
所以,我親愛的小柔,還有許許多多喜歡把自己的存在和價值感建立在別人身上的小孩,當你在追逐那些別人對你的認可時,你在想什么?
當你總是在取悅別人,將自己的脆弱前巧妙地掩飾在一個美好的形象下,而不敢以真實的自我示人,就算有九個人稱贊你,只要有一個人詆毀,你的內心城堡就會轟然崩塌,因為它建立在多么不牢固的基礎之上啊。
為什么要愛自己?
因為你很重要,你就是你能擁有的全部。
你存在,才會感到整個世界看見你的眼光。
你失去平衡,才會感覺整個世界失去平衡。
你消失,世界也隨之消失!
楊絳先生走了,但她留下來的那句話我們一直要記住:世界是你的,與別人毫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