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故鄉40多天,通過向眾鄉鄰了解,發現了一種新現象。丈夫在外打工,妻子照顧家,看他們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非常滿足,非常自信!這確實是一個好的現象。孩子有人教育,老人減輕了負擔。每個家庭都是社會的一個細胞,家庭和諧穩定,社會才繁榮昌盛,蒸蒸日上;若家庭不幸福,社會就問題多多。
我的外甥女就是新思想女性其中之一。她30多歲,身強力壯,心胸開闊,思想進步。外甥女婿在外打工掙錢,家里有樓房,又添了20多萬的轎車,銀行卡的存軟也有六位數。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倆人品學兼優,在班級的學習名次,都在前幾名,客廳墻上貼滿他們的獎狀。外甥女每提起兩個孩子,都是眉飛色舞,信心滿滿,異常自豪。孩子又懂事,學習又好,也確實令人驕傲!你想,如果孩子沒有母親心血澆灌,沒有親情的呵護,他們會有這么優秀嗎?
她丈夫弟兄兩個,公婆年紀不太大,跟著她小叔子生活。農忙時,也幫公婆干點農活,給老人一些零錢花。
外甥女自己在家,領著兩個孩子生活。管幾畝地,種些懶莊稼,前季麥子,后季大豆。現在莊稼收種管都是機械化,也不用掏多少勁,一年的收入就輕松的到手了。她的家庭順心如意,吃喝不愁,又有錢花,孩子的教育也沒耽擱,真是幸福美滿的一家。這與外甥女的通情達理,吃苦耐勞分不開。外甥女婿,假期或抽空回來看看她們幾口,有時還出去旅游,那日子過得風聲水起,真是其樂融融,生活美得很!
另一個,是鄰居,按輩分是一個侄媳婦。她是一個30多歲的少婦。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與公婆一起生活。他夫妻倆前些年在新疆打工,或當菜販子。最近才回鄉。我問他:“你咋不在外打工啦?”
她說:“我們不在家,公婆年紀都大了,白天又要下地干活,要管三個孩子吃喝穿用,哪有時間和精力,去教育孩子,大女兒都上初三了,還有倆小的也很淘氣,老人根本管不過來。你侄子和我怕耽誤孩子的前程,也為了減輕老人的負擔,所以就回來了。我在家也沒閑著。在鄰鄉的紗廠干活,都是騎摩托上下班。下午下了班,還能接孩子放學。又能輔導他們學習,交流思想。家里樓房也蓋了,你侄子在外一年也掙了四、五萬,我也掙一兩萬,地里再見些收入,錢也夠花。這樣的生活,也挺好。”
她講的句句入理,令人佩服贊嘆。社會在進步,人們的思想必須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這樣做,家庭才和諧,社會才穩定,孩子才不吃虧,老人有依靠,真是好處多多!
例子很多,不能一一列舉。這種現象,說明新一代的農村女性,思想來了一個質的飛躍,認識到教育下一代的重要性,掙錢放到第二位,承擔起教育下代,養老的重任,這是新農村的一個新亮點,令人可喜可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