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泥璐
-01-
剛才上自習的時候,我正瘋狂的刷著手機,一女生走過來問話:
同學,麻煩問一下,這個教室是不是晚上不鎖門啊?
一句話的空,這個170左右大個的女生,立刻由剛才站著的姿勢,蹲了下來。
恩,對,這是開放的自習室。不鎖門的。
我本以為,她會接著再問一些問題,畢竟,剛才見她蹲下時,瞅見腳上還穿著2厘米左右的高跟鞋。
恩,謝謝啊!說完道謝后,起身離開了。
瞬間一股莫名的感動席卷而來。像這種能夠低姿態高素質的女生真的是――越來越少了。
搽搽硬擠還是沒有擠出來的眼淚,我想起了前一陣子,上了微博熱搜榜的董卿。
我是真的看著她的節目長大的。董卿,這個我眼中的女神,簡直是娛樂圈少有的一股清流。無論是談吐舉止,還是著裝打扮,給人呈現的永遠是一種溫文爾雅的大家閨秀范兒。
記得在9月1日央視的《開學第一課》上,采訪著名翻譯家許淵沖老先生時,更是用一跪,像我們詮釋了什么是尊重,什么是禮儀。
網上流傳過很多她的穿搭,這個紅了半邊天的央視一姐,還從未在穿著上挑戰過人眼球的極限。
無論是主持節目,還是私下個人時間的出行,她從頭到腳的穿著完全匹配出了她這個年齡段該有的成熟、優雅、知性。
拋去了人人擠破腦袋想紅,想蹭熱度的潮流,殊不知,自己這骨子里散發的素質教養,卻贏得了更多人的喜歡。
-02-
看看時代真的變了,忽然發現,現在兩個素未謀面的人也可以通過網絡罵的熱火朝天。
我有個超級愛打王者的舍友,只是,我更感興趣的是,她每次都只是玩到一半,開始拋棄游戲,和對方開撕。
我曾經問過她,不就是個游戲嗎?為啥我總感覺游戲只是個引子,后邊的撕逼才是主角呢?你們就不能好好說話嗎?
她倒不在意,好好說話?我都不知道他是男是女。我們根本都不認識,這一局結束,各奔東西,那有什么交集,不爽,直接開口罵嘍!都不認識,玩什么虛的。
瞬間覺得自己老之將至。
那你就不好奇對方是個什么樣的人,好好說話,或許還能交個朋友啥的。
交朋友?別開玩笑了。這種低素質的人,只會拉低我的檔次。
我……
是啊!在游戲里,你讓我浪費一滴血,我特么的還能不問候你十八輩祖宗?這種素質的人不交也罷。
可你有沒有想過,你眼里一直瞧不起的這類人,曾幾何時,自己也為其中一份名額貢獻過一己之力。
你所謂的低素質,所謂的懟回去的爽勁,其實,也在不折不扣的通通反射回來,然后告訴你――別裝清高,你也不過如此。
突然想起了高中時的一個女生。
她是十足的笨腦袋,可又偏偏選了理科。說句難聽的,她前面的那個男生,只要每節聽十分鐘課,倒數第一就非她莫屬了。
只是,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各科老師都很喜歡她。尤其上了高三這個現象更是明顯。
老師――不應該喜歡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嗎?
這個困惑在一次班會上,才有了一個水落石出的答案。
那次班會,老班破例就這一個問題開了整整一節課,更是下血本說,誰要是知道答案,他自掏腰包獎一百元錢。
結果可想而知,被掏出來的錢,又乖乖的進了他的口袋,因為,誰都不曾注意過,在這個天天學知識的地方,最基本的素質教養卻被拋到了九霄云外。
-03-
想想也是,無論是上自習,還是在課堂上。有問題,舉個手,連屁股都舍不得離開座位半秒鐘。
老班說,我曾經就觀察過大家很長時間,無論什么問題,舉個手,老師就會從這個角跑到那個角來講解 ,你們不讓座不說,連自己站起來都免了。
都高三的學生了,都接受了那么多年的教育了,現在反而更不懂得什么叫做尊卑。什么叫做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道理。
你們看看,那些年紀都快趕得上你們爺爺奶奶的老教師,現在還得弓著腰給你講題,那些穿高跟鞋站了一天的女教師,還得趴著給你們指點。
這就是你們和她的不同。都以為老師喜歡學習好的,其實老師更喜歡素質高的學生。
一個老師要是能教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曉人和,明陰陽,懂八卦,曉奇門,知遁甲的學生,可謂是光宗耀祖的事。
但比起通曉古今中外,而素質低到逃離地球的學生,孰輕孰重,想必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桿秤。
-04-
前幾天,外出游玩,雖沒去成動物園,倒也在公交車上大開眼界了一回。
正趕上十月一放假高峰期。公交車上擠滿了人。當然,擠過公交的人都知道,這時候“讓不讓”的問題就成了檢驗一個人人品的利器。
說句題外話,我這個人擠公交一般不怎么搶位置,畢竟清楚,就算搶了,這邊屁股還沒暖熱,那邊又得起來讓座了。
坐在我斜對面的是一個20左右的女生,拿的東西不多,可能是出來玩的。其實,一上車我就有注意到她,畢竟大聲招呼著她男朋友去搶座時的剽悍,聾子也能震出個順風耳來。
當時,車上的空座不多,她選了一對兩個緊挨著的座位,順手把那個不知從那個地攤上淘來的包包放在了旁邊的空位上。
下一站擠進來很多人,幾個上了年紀的選擇了后面的空位,幾個小青年靠窗站著,最后一個提著大包小包的奶奶上來后,四下瞅了一圈,最后坐在了姑娘腳旁邊。
我一直等著這姑娘讓座,最起碼,咱把那包拿起來可好?
看來我還是高估了自己的想法,看薄了某些人的臉皮。
一站、兩站……終點站,這姑娘只是在途中看了幾眼自己的包,把它往上提提,就一直埋頭盯著手機。
恩,想必是個選擇性的瞎子,包要掉時,看得見,包不掉時,又失明了。
終點站到了,這倆小情侶挽手笑著下了車。看著消失在人群中的背影,我不禁替這個男生感到有點悲哀。
這個都可以當著你的面,對待別的老人做到這個份上的人,就別指望以后對待你的母親怎么好了。
畢竟這點折射出的稱不上親、孝的問題,它反應的是一個人的素質,教養。
-05-
微博上曾經一個重慶老奶奶的“讓座記錄”火的一塌糊涂。
從2015年起,這個80歲的退休醫生,記錄了62位在公交車上給她讓座的年輕人。
她說――年紀大了,怕忘記,年輕人工作很累,本沒義務給我們老年人讓座的。
很識大體的一位老奶奶,只是,有時候不得不承認的是,有些年輕人,也只是有著年輕人的外表,卻裝著一顆老年人的心。
學了那么多知識,見過那么多人,聽了那么多話,做過那么多事后,才發現,越有本事的人越沒脾氣。因為素質,修為,涵養,學識,能力、財力會綜合一個人的品格。
就像楊瀾說過的那樣――有人會問,女孩子上那么久的學、讀那么多的書,最終不還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婦,洗衣煮飯,相夫教子,何苦折騰?
我想,我們的堅持是為了,就算最終跌入繁瑣,洗盡鉛華,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后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
或許這才是大家口中的――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人吧!既不會讓人尷尬,也不會傷害到別人,隔著電話,都會感受到,他身上傳來的陣陣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