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芬姐今天早上還跟我說:“蔣老師的文章很精致,里面有好多寶可以挖出來,他的文章很接地氣,很接近生活。”。
深以為然!
每日讀蔣坤元 老師的文,我的心感覺就像是蘊藏于河蚌內的那顆珍珠,不斷被沙粒打磨,而使得它日益晶瑩剔透起來。
張亞凌老師為蔣老師的書《四十才是青春》代序《一個人,一座城》中這樣評價蔣老師:
或者說,他本身就是裸露著的寶藏,不藏著掖著,以真誠以美好示人。
張亞凌老師,《讀者》等簽約作家,《語文報》等專欄作家,小小說傳媒簽約作家……蔣老師天天讀她的文章,我也是。
雖然張老師不知道我的存在,但重要的是,我天天從她的文字里汲取所需的文學營養呀!
我更是天天從蔣老師這裸露著的寶藏里尋寶……
因為讀書寫作,因為蔣老師的文,每日讀每日新,每日振奮、激進……
我的心自然而然通透豁達了許多,思想也豐富充盈起來;我的靈魂也因此情趣豐滿起來;人的精神因此富足而豐沛……
這樣的我哪有不快樂起來的理由?
2.
讀蔣坤元 老師的文《讓自己忙碌起來》,我也想說,我每天也快樂地忙碌著。
忙碌好呀!忙碌的人充實,不知道什么是孤獨寂寞。這是我進入簡書后得來的最深刻的感受!
忙碌不只是為了賺錢,它也包括適當的娛樂生活。
只要是尊重自己的內心需要,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快樂方式都可以自認為是娛樂的生活方式;比如,運動、唱歌、讀書、寫作……
蔣老師說他近日忙,我們看他的忙碌是什么?
原來,租他廠房的通達公司要搬走,蔣老師擔心自己幾個大車間空著,現在別的地方有很多廠房也是空著的。
所幸的是,菩薩保佑!善人有福報!平日信佛行善的蔣老師,他那空著的一萬多平方米的廠房終于租給了一家大公司。
這幾天,他在忙著接洽這個事務。
我相信大公司到陽澄湖來,陽澄湖鎮政府應該表示歡迎的吧。
蔣老師就這么簡單的一句,讓人感到溫暖、親切、信賴,如浴春風。
3.
蔣老師說,雖然,廠房的機器聲音很大,在他聽來就是美妙的音樂,他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與將來,他都愿意于這種噪雜卻讓他踏實的機器聲中讀書寫作。
現在工廠做得更大了,忙得沒時間外出拍照,但是,遇到上級開會還是自己去應付,至于廠里的管理,應是他兒子晴谷早已挑起了大梁……
他說,忙碌起來就是不虛度光陰,不浪費最后的崢嶸歲月。
他說,我們要有適合自己生活的最好方式:工作、讀書、寫作……總之,忙碌要適合自己就好!
4.
蔣老師的文章就有這樣的魅力——有許多他就是不說出來,你也會懂;讓讀者讀來有一種心有靈犀一點通的輕松舒爽。
他總是這樣適可而止或點到為止。要么不說,一說就會讓人去想、去品、去思索,讓你慢慢回味、覺悟……
這就是他堅持四十年寫作得來的文字功底!
后記:
親愛的讀者:你也有其它的適合自己忙碌的生活方式吧?是什么呢?歡迎留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