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聽現(xiàn)場三萬人的演唱會嗎?
請先別喝水!
“我們要占百分之七十”。美國代表麥克才坐下來,就斬釘截鐵地說。
“那就沒什么好談了嘛!”方副總扯了扯周總的袖子。
“不不不!可以談。”周總只當沒聽到,對麥克笑笑,打開手上的資料,推了過去,“您看看,將來的市場,單單在我這邊就有多少,而且還在成長。”指指資料上的一頁,“再說,運費貴,我們這邊人工又偏硬得多,何必舍近求遠呢?”
那麥克,居然連資料都沒瞧一眼,就還是那句話:
“百分之七十,少一分都不成,這不是我的想法,是我公司的底線。”
“問題是........”方副總看看周總,對麥克說,“我們的底線也是百分之七十。”
麥克突然把手上的文件夾一合,又把椅子往后挪了挪:“那就沒什么好談的了。”接著把脖子伸長,盯著周、方二人,“喂!你是用我的品牌耶!”
“好!好!好!”周總把方副總一擋,“第一次合作,我讓!我占百分之六十,一下子減少一成。行了吧?”
“不行!”麥克哼了一聲,低頭翻他自己的文件,找出一頁,也推過桌子中間,“你們二位看看,這是上次你們來美國,大家開會的備忘錄。”
“不錯不錯!”周總一邊笑道,一邊做樣子翻了兩頁,“可是您要知道,今天我們打開了東南亞的市場,此一時、彼一時嘛!”
麥克沉吟了一下:“東南亞,你保證銷多少?”
方副總立刻叫了起來:“奇怪了!你為什么沒看我們傳給你的資料呢?”
“看了!”麥克重復了一遍,“看了!”又低頭翻他手上的東西,突然抬起頭,“好吧!我讓,我們要百分之六十。”
周總沒吭氣,方副總把臉望向窗外,天已經(jīng)暗了,看看表,快六點了。
“先吃飯吧!“周總說。
肚子填飽了,兩邊的語氣好多了,不過那冷戰(zhàn)的氣氛還在,雙方的部屬,雖然在另一桌,但也都安安靜靜。
”繼續(xù)談吧!“周總伸伸手,“已經(jīng)很有進展了!"
麥克想了想,又去跟他的副手咬咬耳朵,回來說:”好吧!談不成也沒辦法,明天我們非走不可。“
挑燈夜讀,一個大長桌,雙發(fā)二十多人,只聽見文件翻動和咖啡杯碰撞到碟子的聲音,居然僵在那兒,連交談的機會都沒有。
不過總算雙發(fā)都有了妥協(xié),降到各堅持百分之五十五。
”我已經(jīng)讓步太多了,讓了百分之十五了。”麥克搓著手,又看看表,“看樣子,沒希望了。
“有希望!有希望!”周總居然還是笑嘻嘻地說,”繼續(xù)討論嘛!“話沒說完,方副總插話進來:
”周總,您是怎么啦?已經(jīng)讓到十五了耶!”
夜深了,可以感覺外面街上變得安安靜靜,偶爾有救護車開過的聲音。
兩邊人都在打呵欠,卻又都捂住嘴,不讓人看見。
上廁所的人也多了,還又人出去抽煙。只有周總呢和麥克,還各自一頁一頁地翻資料。
那些文件他們早看過幾百次了,這看,是真看,還是裝樣子?還各自一頁一頁地翻資料。
麥克終于忍不住了,站起身,用眼神示意一下隨員,一起站起來,再跟周總、方副總握手,聳聳肩:“我已經(jīng)盡了最大的努力。”
兩批人往門外走,周總突然拍拍麥克,小聲說:“糟糕,我忘了講,最近澳大利亞有人來過,他們也打算下單”。
“噢?”麥克苦笑一下,“那又能下多少?”
“未來難說喲!”周總拍拍麥克,“再談談吧!”
麥克遲疑了,僵在大門口。
往外一步,兩邊就吹了,往里一步,難道十一點半,還要繼續(xù)?
方副總也過來鞠個躬,伸長了胳臂,請麥克留步。
麥克深深吸了口氣,隔了半分鐘:“好吧!就百分之五十吧!希望我們作最大的讓步,能換來以后更大的成功。”
真是“柳暗花明”,事情突然變得出奇的順利,深夜十二點半,周總已經(jīng)把麥克送回旅館,才回到車上,就一個電話打去董事長家:
“對不起!讓你久等了,居然談成了耶,各占百分之五十。”
這邊麥克才進房間,也撥了越洋電話:
“太成功了!太成功了!硬是沒被他們吃定,硬是談成了——百分之五十!
有話好說
如果你初入社會,一定會覺得匪夷所思:
“怎么可能?兩邊原來都堅持百分之七十,最后居然會雙雙讓步,談成百分之五十。要讓也不可能這么讓嘛!”
但是如果你在商場和外交圈久 了,一定就能了解,什么叫做“談判”,什么叫“折沖樽俎”。
談判就是把原來不可能談成的事談成。
“折沖樽俎”就是把幾乎已經(jīng)撕破的臉,變成笑臉。
當然“談判”與“折沖”,也就是說話的最高藝術了。
先進兩步,再退一步
看政治外交的新聞,你一定常會罵:“奇怪了!為什么雙方都要那么堅持?退一步海闊天空嘛!”
等到峰回路轉(zhuǎn),雙雙作了讓步,你又可能罵:“早知道后來會讓,何不一開始就別堅持?”
如果你這么說,就是太外行了。
要知道,談判好比兩國爭疆界,雙方一定都往對方那里畫線,然后一點一點退、一點一點讓,最后終于達成共識。
現(xiàn)在你就可以了解,前面故事里,其實雙方都在演、都在熬、都在耗,耗到最后的底線。
在那耗的過程中,任何一邊松口,對方就占了便宜。
耗到你不行
不知你有沒有聽過這么個笑話——
有個書商招聘推銷員,挨家挨戶去銷他們的新書。
每個來應征的都能說會道,只有一個,居然是嚴重的結(jié)巴。
“你行嗎?”書商問。
“行......行.......行........”那結(jié)巴花了五秒鐘才答了一個字。
“好好好!”書商笑起來,“你就試一天吧!”
一天過去,大家都回來交成績。
居然結(jié)巴賣的比誰都多。
“為什么?”大家不信。
“因......因........因........為........我......每到........一...........家.......就......就.......打.........開.......開........書書書書........說..........我..........我..........念........念........”
笑話說到這兒,你看懂了嗎?
結(jié)巴成功,因為他會“耗”!當初那書商用他,不也是因為受不了他說話的速度嗎?只怕他的同事也受不了他的答案,他才講一半,大家就說聽懂了。
這雖然是個笑話,但也是說明一個事實——
慢慢熬、慢慢耗、慢慢談,許多原本談不成的事,都能談成。
疲勞轟炸的戰(zhàn)術
人有個毛病,就是禁不住疲勞轟炸。
譬如一個人去選家具,他看了這樣那樣,逛完這家逛那家,比比這比比那,最后聽累了、走累了,很可能莫名其妙地選了他最后看到的那一樣。
那一樣真是最好的嗎?只怕不是!
但是他已經(jīng)倦了,早完早好,他只想把事情辦完,于是作了決定。
仔細想想,公司里許多會議、“立法院”許多議案,不都是拖來拖去,拖到最后一分鐘,“散會”和“休會”之前,“挑燈夜戰(zhàn)”才通過嗎?
那些決定,都是最深思熟慮的結(jié)果嗎,抑或只因為大家都太累了?
設下談判的陷阱
再讓我們回到故事里的百分之七十這件事。
要知道,會推銷的人,除了會先占地盤,再一點一點退的技術,還會使用“陷阱”。
舉個例子,一個房地產(chǎn)掮客,他可能帶你看幾十套房子。那些房子不是太舊就是太貴。當你發(fā)現(xiàn)原來房子這么難找,正想大退堂鼓的時候,他突然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有套才推出的房子,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被你碰上了。”
他帶你去,果然,樣樣都合你意,你立刻買了,心想:“唉!早知道看這一戶就成了,前面何必浪費那么多時間。”
你豈知道,他帶你看那幾十戶,就是為了要你買這一戶啊!他先把你的銳氣挫到最低,再讓你豁然開朗。這就好比以前一個禮拜醫(yī)生說你恐怕有“大毛病”,這禮拜檢查報告出來,又告訴你“沒問題”一樣,使你大失之后有了大得喜悅。
請你隨我來
那掮客的技巧,處處可用——
譬如你要請女朋友看電影,你知道她想看《綠女郎》,可是你實在受不了那種愛情文藝,你想看的是《綠俠客》。你能問女孩要看《綠女郎》還是《綠俠客》嗎?
當然不會!于是你可以問她:“有好幾部電影給你挑,有《黑武士》很殘酷,有砍頭的鏡頭。”
“惡心!不要!”她喊。
“還有《黑蜘蛛》,是恐怖片,保險讓你尖叫。”
“我才不要呢!”她又喊。
“對了!還有一部《綠俠客》,動作加愛情......”
“就看這部吧!”
于是你成功了,因為你設了陷阱,讓她比較,然后作了“你滿意”的選擇。
對比的藝術
說話講究氣氛、講究環(huán)境,而那氣氛與環(huán)境則包括了最重要的“對比”。
如同你結(jié)婚請伴娘,不會請一堆比你艷麗高挑的,最起碼你會找與你差不多的(甚至比你丑多了的)。這樣對比之下,才不使你失色。
談判也一樣,那是一連串的“暗地較勁”,你必須把自己的陣勢布好。隨時暗示你的底線,隨時讓他比較各種條件,認識“你”,也認識“他自己”,你更可以把他有的選擇攤在他面前,用對比的 方式,把他帶到你要的方向。
最后,我要引用一句外交界常說的話:
“如果有絕對談不成的事,那就不叫外交了。”
面對多么大的沖突,你都要學前面故事中的那位周總,笑笑:“可以談。有希望!”
然后,把事情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