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媽做菜不好吃,應(yīng)該說是做菜手藝沒什么特色。小時候家里做生意比較忙,我媽很少有空做飯,一般會買些熟食或者下館子解決。后來,我們家開了餐館,我媽媽就更不再下廚做飯了。但是我媽做的豆腐卻是極好吃的,這也是我唯一記得且深深記得的媽媽的味道。現(xiàn)在在外面上學(xué),偶爾放假回家還是會讓我媽媽在家里給我燒豆腐吃。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我媽媽燒豆腐的方法很簡單,豆腐切薄塊,熱鍋倒油煎至兩面焦黃,然后另起油鍋,下入蔥姜蒜爆香,加進(jìn)豆腐,添水沒過豆腐,加鹽淋生抽,然后大火燒開,轉(zhuǎn)小火燜煮四五分鐘,加入青蒜翻炒,再加一些雞精就可以出鍋了。很簡單,很家常的燒法,我媽媽燒出來的我連菜湯都會喝掉,可我自己燒出來的味道就是不對,所以自己做飯時,我很少燒豆腐吃,外出吃飯也會避開家常燒豆腐,在我的心里已經(jīng)有了一個完美的標(biāo)桿,再吃其他的燒豆腐都會覺得不好吃。
這大概就是專屬于每個人的“媽媽的味道”吧,是不可以被復(fù)制,只有媽媽才做得出來的味道。不管和外面的大廚相比如何如何,不管別人嘗著如何如何,對自己來說,這種味道始終最好吃最難忘的味道。
天哪!我竟然被自己說的想家了!馬上中秋放假了,又可以回家吃我媽媽燒的豆腐了,什么餐館飯店的飯菜統(tǒng)統(tǒng)不要!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