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四年段開啟桂花課程之旅了。我選的共讀書本是琦君的《桂花雨》,這本是五年級的配套閱讀書,但此刻,我覺得是孩子們生命中相遇此書的最佳時刻。
這是琦君的散文集,書名只是她其中一篇散文的題目。近日我在做幾本琦君散文集的主題閱讀,被她平實細膩的文字所吸引,接下來又可以和我的學生共讀此書,想來也是對自己的額外獎賞吧!若能讀遇知音,乃珍貴之體驗。
這個周末,是賞桂的最佳時節,小區里,街頭上,隨處都有撲鼻的香氣陣陣襲來,讓人享受它全然的熱情,這是怎樣的一種待遇呢?于它的香氣面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富貴的人賞之,貧窮的人亦能享受。桂花的博愛帶來了人間和諧,真是一位幸福的使者。
孩子們去戶外賞桂了,聞香,搖花,與桂樹合影,徜徉在秋意暖陽中,笑容在畫面中定格。如此近距離感受、欣賞桂花時,那一顆心,是怎樣的知足?。」鸹ǎ撕⒆觽兣c大自然的距離。
昨夜,我在備桂花課程的教學課件。自制桂花糖漿、桂花藕、桂花糕、桂花奶茶,搜羅材料,自行先學習消化一番,才發現,原來,桂花除了香,還在生活中扮演如此美味的角色。我的思緒仿佛被一種生活的慢節奏共鳴了,幾顆桂花,點綴了味蕾,亦點綴了生活的滋味。
梁實秋先生說,“我看時間,一切有情”。先生寫貓,寫豬,寫野狗,亦寫樹、盆景與雪,每一物,都因為賦予人的情感而變得鮮活了。我想,梁先生筆下的這種情是要看者自身先有情吧,當我們帶著情感去賞桂,把當下的專注全然地奉獻于它,情味便有了。
王陽明先生說,“格物致知”。的確是,當你鐘情于一物,專注之,品味之,深刻的體驗就有了。時光如白駒過隙,我們有多久沒有專注于日常中平凡的一物了呢?哪怕只是看著它發呆。
想來,眼下世人都活得太匆匆,忽略了身邊繞有情趣的物事,去追求遠方的樂趣。殊不知,樂趣近在眼前,遠方的求而不得反倒給人以焦慮,郁郁寡歡。
活在生命當下吧,去關注一朵花,一棵樹,一個小小的生命,世間大道理都藏在這些小小的世界里了。這些小小的世界,構成了精彩的生命旅程。只是,你需要把腳步放慢一些,內心專注一些,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