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媚
自從過了穿什么都好看的年紀之后,我沖動購物的次數越來越少了。因為不想把自己穿成“買家秀”的樣子,花了冤枉錢,還讓自己很窩火。我更在乎衣服是否適合自己,而不只是今年是否流行這個款式,所以,在決定掏腰包之前,必然會有一個內心掙扎的過程,我稱之為選擇。
簡單地說,不管結果怎樣,我會準備三個可選答案,肯定、否定、再考慮。是的,這個方法,百試不爽。因為要選擇,所以我會為每個答案尋找理由。我是個負責任的人,我不想騙別人更不想騙自己,實際上騙自己真的太難。所以,還是老老實實地一點點說服自己。
當你喜歡一件衣服時,總是一見忠情的多,人在沖動之中就會喪失判斷的基本智商,就像熱戀中的人,只看到對方的優點而看不到缺點一樣,在你眼里這件衣服也會變得完美無缺,冥冥之中覺得這件衣服就是為自己量身定做的,就連模特身上,都散發著我喜歡的味道。
那么,三選項的方法,可以讓你冷靜下來,仔細考慮讓你心動的原因:是顏色?還是款式?或是價格?那些主宰你大腦的沖動,全部讓它們出來列隊,脫去曖昧不清的外衣,你看到真實的它們,然后老老實實地寫下來,當你把它們變成文字后,你對衣服才會有一個更客觀的描述。
此刻,我相信還有另一面你需要考慮——不喜歡的原因,你一定還來不及想,可是不管怎樣,它們確實存在,它們只是被你的沖動嚇得在角落里簌簌發抖,不敢發聲而已。這時候,你就要找它們出來,正視它們,寫下來,是不是穿起來顯胖?是不是太透?你越想衣服的缺點就會冒出來越多。讓你對原先的肯定選擇作出更深的反思。
即使是考慮了半天,最終還是肯定與否定分不出高下,你也可以選擇觀望,這時,你需要讓自己抽離開來,再看看別的衣服,是不是還有更適合的?貨比三家,你才能找到真正滿意的商品。實際上,這樣做之后,你后悔的可能性就會變小。
自從發現三選項的方法很好用之后,我就開始把它運用到工作中去了。當老板問我,這個月是不是利潤太低了?我完全可以不慌不忙地,告訴他稍等片刻。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找出為什么我認為這個低是正常的很多理由來。
這個月銷售與上個月持平,但是設備投入增加,從而維修費用也增加…….當然影響利潤,但是這只是偶然因素,對企業正常經營沒有任何不利影響,甚至是企業在起步階段必須要經歷的正常過程;或者這個月雖然銷售與上個月持平,但是生產的產品新品居多,不合格率比老產品要高3%,所以成本消耗增加,影響利潤,不過這也是新品上線一個必然階段,熟練之后,可能下個月不合格率就會降下來,利潤率也會恢復正常。
聽到這樣的解釋,老板多少會對你刮目相看,實際上用這種方法,已經讓老板對我的信賴指數直線上升,從他贊許的目光中,我已經預感到升職指日可待。
當你表明自己的觀點,并把作出判斷的具體原因,甚至參照數據,全部一五一十地說出來時,你不僅說服了自己,也會輕而易舉地說服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