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我是書蟲。一旦碰到一本好的小說或書通宵熬夜也要看完,前幾天坐火車路程遙遠,就在網上隨手點了一本-----《平凡的世界》
說實話,對于這種我自己認為枯燥的小說,在以前我是不會看的,人總是要改變的,就從這兒開始吧。
讀完《平凡的世界》我倒是覺得只是半個主人公孫少安這個人物形象塑造的很平凡,但是書中構造的世界是不平凡的,那整個是80-90年代我國勞動人民的奮斗歷程。
在這直說少安和少平。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因為家里兩個孩子,所以需要爺三一起努力再造兩座窯來居住,幸好那時少安已經學會貼補家用,這大概是每一個農村孩子在十五六歲就已經長在心底的意志,包括現在也是。
先說大哥少平,有一個青梅竹馬一塊長大,可最后并沒有走到一起,為什么?少平覺得家底不好會拖累姑娘,并且姑娘不一定看的上他,而那個姑娘也因為古時候傳下的禮義廉恥而不敢告訴少平,當她主動告訴少平的時候,少平已經被整個家庭的重擔壓住了,不能離開。所以就出遠門娶了一個不要彩禮,還非常愛他的姑娘。在當時的情況下,少平還有什么不能滿足的呢。已經很好了,不敢再奢侈太多。而那個姑娘也是相思成病,沒有郁郁而終,有一個愛她的男人。最終各自祝安好。
少安。吃不飽,愛看書,有想法,想看看外面的世界,雖然最后也沒有走多遠,在他高中的時候相知了一位姑娘,兩人也確定了關系,在少安挖煤的那期間,縣委書記的女兒(女朋友)來看過他,戀愛真好。可也是不幸的,女孩兒的職業是一位一線記者,在發洪水期間因為搶救一位落水小女孩而付出了生命,值得嗎?值得!在那個時代的大學生出生確實是個頂個的人才,榜樣!那少平怎么辦?收集了女孩的遺物。在他們約定的地點的最后一年和她的遺物完成了約定。真的凄美啊。少安,就真的奮斗在了挖煤事業中。然后就《平凡的世界》就沒了。
在那時期,人的一生很平凡,就像一顆石子落入大海不見一點波紋。生活就是如此,我們不必要事事追求完美。但我們要努力奮斗。這并不沖突。看著書中的世界,經歷著上海的都市生活,有時候真的恍恍惚惚分不開。到底是哪兒跟哪兒?我將來要做什么?我是不是下一個少安?是不是什么都不是就被社會的發展洪流給沖沒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