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期末考試,每天忙著作業,判卷子,講卷子,復習……讀書的時間越來越少。
之前一直在寫1000字的讀書筆記,發現對于剛開始寫作的我來說,有點小難!開始回歸初心,分享出來就好!不要在字數上設限!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兒子一看到書名,特別期待讓我看的書!自我反思一下:難道我是暴力溝通嗎?
非暴力一詞源自甘地,非暴力溝通是一種溝通方式,意在改變我們慣常的談話和聆聽方式,不再條件式的反應,而是通過觀察、感受,真實地表達自己,尊重傾聽他人!
如何進行一場非暴力溝通呢?首先,第一要素是觀察,用語言描述內容,而非評價結果。聽起來很容易,但我們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就加入了評論。比如下面這兩句:
(1)小紅花錢大手大腳。(2)小紅上周買書花了一千元。很顯然,第2句更符合觀察。
第二個要素是感受。
感受的回應根源在于自身。比如在聽到不中聽的話,我們會有以下幾種反應。
(1)認為自己犯了錯,(2)指責對方(3)了解我們的感受,(4)體會他人的需要
第三個要素是需要,如果一個人說:你從不理解我。實際上他渴望得到理解。但通過批評的話說出來,人們的習慣反應就會是申訴。那么,了解每個人都有的7種基本需要。
(1)選擇的自由(2)慶祝(3)言行一致(4)滋養身體(5)玩耍(6)情意相通(7)相互依存
第四個要素:請求。清楚地告訴對方,我們希望他們做什么?比如:(1)我希望你理解我。(2)請告訴我,在我做的申請中,你最滿意的是哪一件?很顯然,第二句是明確的請求,第一句比較模糊。
不論我們在表達憤怒,贊揚他人,與朋友同事,配偶子女相處時,都可運用非暴力溝通,用語言真正地表達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