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那年花開月正圓》。
周瑩與吳聘初初相遇在涇陽街頭,他剛剛擺脫一場別有用心的糾纏,她趁機騙去他三兩銀子。
她暗自為他的單純感到可笑,卻不料自己再度被養父賣身為奴,惹怒了那個從不吃虧的沈家少爺、正無路可逃時,卻又一次遇見他、為他所救。
此后便是她膽大妄為、他就時時包容;她離經叛道、他就護她周全;直至她陰差陽錯的嫁給他,直至那暗暗滋生的情愫終于無可抑制。
花好月圓之時,他們互許終生,暢想未來;
明月暫缺之際,他用一方剪紙,為她拼湊出自己許諾的長長久久。
那樣幼稚的舉動,竟妄想在亙古不變的月盈月缺間添加一份人力遙不可及的圓滿;
那樣溫暖的執念,竟一點點沉淀進她的心底,以致于從此后即便是月晦星轉,他也是她心間那片流轉不去的皎潔月光、靜靜相伴。
那一刻,這悲歡離合總無情的人世間,驀然間就有了永恒的溫度。
2.
唐朝天寶年間,詩人韓翃參加豪士李王孫的歌宴,與歌姬柳氏一見傾心。
李王孫的大方成全促成了二人的良緣,婚后兩年韓翃又進士及第,真真是佳人伴才子,花好正月圓。
不料就在韓翃回鄉省親之際,安史之亂爆發,兩京淪陷,二人從此天各一方,不得相見。
為避戰亂,等待重逢,柳氏剪斷長發,寄居法靈寺,而韓翃也一直苦苦探尋著柳氏的下落。
待到終于得到柳氏的消息,便有了那首流傳至今的《章臺柳》: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有幾多思念,幾多離愁、又有幾多忐忑,幾多近鄉情怯的情愫纏綿其中?
柳氏看到書信,不禁淚如雨下,似乎所有驚恐中的等待都有了歸宿,所有漫長的相思也都有了結局。
那一刻,被戰爭的洪流無情割裂的時間與空間,就如同夏日午后的一場夢魘,恍惚中便安然度過。
3.
1954年3月,赫本憑借在《羅馬假日》里的精彩表演,獲得了第26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獎項。
她站在領獎臺上,激動之余不忘告訴全世界,這個獎項是派克送給自己的禮物。
只是風光霽月的派克早已是一位丈夫、一個父親。
他們選擇了成為一生彼此珍惜的朋友和知己。
他介紹自己的朋友給她,她結婚時,他送給她一枚美麗的蝴蝶胸針。
此后,他離婚、再婚,她亦經歷了婚姻的幾多波折,在生活不停經歷變遷的那些時候,一直陪在她身邊的,只有那枚蝴蝶胸針。
當她走完自己的一生,他千里迢迢趕來送別,輕輕的吻著她的棺木,他說:“你是我一生最愛的女人。”
十年后,蘇富比拍賣行舉行了她生前衣物首飾的義賣活動。
已經87歲的他,顫顫巍巍的趕來,為的只是買回那枚蝴蝶胸針。
她不會知道,那枚胸針是他祖母的家傳之物,鎖進了他一生最美好的夢想和眷戀,埋藏了他最深沉的祝福和愛戀。
那一刻,一生的記憶如同浮光掠影般散去,時間永遠定格在那一年,羅馬的那個夏天。
4.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在漫漫紅塵中,總有一些動人的情感,它們也許不曾開花結果,也許不曾天長地久,甚至也許只是曇花一現,便匆匆被命運無情的隔開,
可是它們卻可以隔著遙遠的空間,那樣準確的擊中我們的心扉,又是那樣不容置疑的穿過歲月,溫柔的撫慰我們的靈魂。
讓我們喟嘆這不免困頓,不免蹉跎,不免孤單,不免寂寥的人世間,終究是那般的美好,那般的溫暖,那般的值得眷戀。
而回歸內心的最深處,人們所有在塵世間的困頓掙扎,不都是為了換得那樣的一方溫暖嗎?
是以不論結局,不論悲喜,那一刻的相逢,那一刻的相知,便已是永恒。
世界上哪一種真正的情感,不是如此呢?
此時無聲,已勝似萬語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