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來杭州培訓的第二天,上午新課堂的王承璐老師給我們做了SAT閱讀示范課的講解,并與我們一起進行了科學類文章閱讀篇章方面的教研。下午黃紹裘老師特意抽出時間給我們進行了一次非常高效干貨十足的SAT培訓,受益良多。之后督導老師的督導管理分享同樣很精彩,因為昨天的培訓感想中督導方面的比較有特色的要點已經闡述,今天就更傾向于關注SAT閱讀本身的教學方面。現將今天的培訓收獲及感想總結為以下要點:
1. 要規避兩種錯誤的教學方式:單純的講文章與單純的講題。講文章如果只是翻譯很快就講完了,但沒有重點沒有分層,對學生來說形成不了有效信息。講文章關鍵是講邏輯,講題目也不是單純解決選出答案這一點而是要講出方法思路,這樣才能有本質的意義。
2. SAT閱讀考試是邏輯考試不是單純的語言考試,所以要最大程度還原學生的考試能力。需要特別關注的有兩方面能力的提高,分別是如何快速準確抓取把握關鍵信息的能力以及如何識別判斷重要邏輯的能力。第一點包括關注文章講什么,題型方面,比如細節主旨或者部分推理題等;第二點則包括真正理解文章要點內容,題型比如作用題循證題或者部分推理題也會涉及到。
3. 要達到以上能力的提高需要實現主動閱讀這一個關鍵點。學生需要加強主動閱讀意識。相比而言被動閱讀可能在學生閱讀中出現的更加普遍,大致會呈現“讀完總結、錯失重要信息、記憶負擔重、信息分散、反復對比”等現象,所以弊端是比較明顯也不可取的。那么主動閱讀就要求學生需要做到不僅理解文章,更要習慣性判斷句子作用以及上下文之間聯系(總結常見邏輯)。它的好處在于讀懂的更能高效的整理,讀不太懂的可以用邏輯來幫助理解。
4. 閱讀本身速度慢不是根本的問題,方法錯誤才是源頭所在,且速度慢不單純的練就可以練出來,要根據學生程度以及所缺乏的點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否則治標不治本,速度夠了,一樣讀不懂文章做不對題。
5. 講解篇章時不要一味的只強調知識點,比如老師總是在課上強調邏輯關系轉折詞很重要,導致往往學生書上是畫出了許多轉折詞,但是之后就沒有后續了,并沒有體現出來最關鍵的是引出轉折的作用是什么等等這些真正的目的,自然也就沒有起到真正幫助理解句子文章結構乃至解題的作用。
6. 講文章段落通常新課堂的教學中會非常強調以下幾個方面:
1)閱讀三規律:有論點必有論據,無轉折重復解釋,有轉折對比替換。
2)段落五元素:論點論據轉折讓步承上啟下。
3)常見邏輯點:
A. 觀點(作者觀點;他方觀點)
B. 例證解釋
C. 讓步轉折
D. 比較(類比;對比)
E. 并列關系
F. 因果
G. 承接(段落首尾)
課上從這三方面給學生進行文章分析條理性系統性會增強很多,課上體驗感很強烈,因為有比較清晰的知識點結構為導向,再結合具體文章分析會給學生更有說服力的感覺。同時教師課上示范講解給學生之后,需要立即讓學生開始使用這些邏輯閱讀思維來訓練閱讀和信息提取能力,一定要讓學生反復使用運用。
7. 閱讀文章時,需要邊讀邊總結邏輯與要點,不要等到讀完再總結。這里我想也可以擴充理解為學生的習慣性閱讀方式一定要從平時加強同步反應消化能力開始訓練,加上SAT閱讀考試時間緊張,如果可以訓練邊讀邊總結要點,也是一種提高閱讀有效性的手段。
8. 新課堂閱讀老師在講解文章時除了用比較有效的邏輯分析方法以外,還會共享一些教學技能跟資源,這也是今天教研我覺得比較有意思的一個點。比如今天王承璐老師講解的科學類文章,過程中她會給學生畫出生動形象的細胞雙螺旋結構圖,這樣會給學生更直接有效的即視感,也會幫助他們理解原文中比較死板的句子。
8. 當閱讀文章的邏輯性增強,總結到位,解題方面也就變得簡單許多。就像之前提到的,講文章講的是邏輯,講題目講的應該是方法思路。今天黃老師在解題方面的舉例分享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他給出的例題在我們大家看來無論是文章還是題目都比較偏簡單,基本屬于乍一眼看上去按照常規講解方法一兩分鐘之內就可以講完的題,但是他用這個簡單的題給我們上了一節很飽滿的課。
在黃老師講之前我自己先對這個題進行了一個常規講解,從先讀題干,找提點,再到回想原文邏輯信息點,再逐個分析選項考點加上排除法最后得出答案。之后黃老師點評這樣的講解大致思路是比較清晰清楚的,但是如果更加細致的有邏輯點的講法會更加的系統有說服力。接著他從審題方法、題型解法、正確選項對應以及錯誤選項排除這四個方向分別來細致的分析了這道例題,一道一兩分鐘可以結束的題目他講了很久,而我們作為聽眾即使主觀覺得這個題目比較簡單但并不會覺得他所講的內容無用或者累贅。比如說光是題目他就把行數本身包含的信息跟行數里面的例子包含的信息區別開來分析,這些點其實都非常的細致,我覺得這是特別值得我們反思和探究的地方。包括我們以前的教學過程可能因為受老SAT閱讀解題方法的影響較多,會比較強調排除法的運用,往往不會去或者沒有意識去給學生把握性十足的從正面分析正確選項,這點也是需要反思的,無論從正確選項入手還是錯誤選項排除,都應該首先自己備款時分析到位,再給學生講解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