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庸的《射雕英雄傳》中有五大絕頂高手,被譽為“天下五絕”,分別為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及中神通。而在我國的先秦時代,列國紛爭,群雄并起,又有哪些國家可以堪稱這“天下五絕”呢?
中神通--晉/魏;晉國在春秋時期絕對可以堪稱為中神通,整個春秋時代主要是圍繞著晉楚爭霸而展開的。整體看來,晉國要稍微占據(jù)上風,尤其是在晉國采取“聯(lián)吳制楚”戰(zhàn)略后,楚國是更不能與晉相爭了。
? ? ?步入戰(zhàn)國時代,韓趙魏三家分晉,魏國分到為了晉國最為核心的一部分,韓、趙兩國相對來說就分到了晉國的較為邊緣地區(qū)。所以,雖然韓趙魏統(tǒng)稱為三晉,但是,唯有魏國才稱得上是晉國的嫡宗繼承。孟子見梁惠王,梁惠王曾說:“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
? ? ?戰(zhàn)國初期,也是魏國最先稱雄,然畢竟是三分的晉國,三分就難免勢弱。所以,在戰(zhàn)國初期,三晉還結為同盟,一致對外。仿佛就像王重陽死后,全真七子必須擺出北斗七星陣方可御強敵,但一旦分裂為三,再緊密的同盟,都難免會有裂縫。
東邪--齊;齊國是同時代的所有國家中,經(jīng)濟最為發(fā)達、文化最為昌盛的國家,稷下學宮成了聞名於天下的學術中心。這有些像博學多才的黃藥師,黃藥師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五行八卦、奇門遁甲等無一不曉、無一不通。但是,一個人的興趣廣了,其在武學上的修為就難免受到影響,黃藥師雖也是位列天下五絕,但其武功蕪雜,像其知名的武功,彈指神通算是暗器一類,并不適用於頂級高手過招;落英神劍掌,聽上去氣勢就比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弱了很多;至於其他類的雜七雜八武功就更不值一提了。所以,這黃藥師武學的名頭,其實并不能與其他四絕并論。?而齊國的戰(zhàn)力,其實也很弱,只有在春秋時代的齊桓公期間、戰(zhàn)國時代的威宣期間稍微硬挺了一段時間。這大致是商業(yè)愈發(fā)達的,就愈不善於戰(zhàn)爭了。
西毒--秦;西屬金,主兵戈;西毒歐陽鋒曾想趁王重陽之死而搶奪《九陰真經(jīng)》,殊不知王重陽是詐死,其偷雞不成反被王重陽以一陽指破去了蛤蟆功的功力,致使其十數(shù)年不敢回中原。而秦國自崤之戰(zhàn)被晉國擊敗后,也是二、三百年未能出關與東方諸侯爭強。直到商鞅變法,算是錯練《九陰真經(jīng)》,而導致武功大增,自此天下諸侯就莫能與其爭強了。秦國是七國中唯一實行斬首授爵制的,稱其“西毒”也是名副其實的。
南帝--楚;南屬火,克西金;在天下五絕中,也是只有一燈大師的一陽指才能克制歐陽鋒的蛤蟆功,楚國自稱是火神祝融之后。秦國雖錯練《九陰真經(jīng)》而導致其武功天下第一,但那也只是得逞於一時。“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秦末大起義,陳勝、吳廣,項羽,劉邦都屬于楚人了,劉邦更是建立四百余年的炎漢江山,可以說還是楚人笑到了最后,這楚人可是大秦王朝的掘墓人了。
北丐--燕/趙;按理說,這北丐應該論到燕國,可是這燕國實在提不上氣,除了燕昭王時期的樂毅破齊讓人眼前一亮,其他就乏善可陳了,故燕/趙一起論。我本人最感動的燕國歷史部分還是要數(shù),燕太子丹謀劃刺秦了,燕趙雖多慷慨悲歌之士,但卻像極了古龍筆下的高手劍客,雖壯志慷慨卻又無濟於事,只能讓人尋味而作長久嘆息。燕太子丹的腦子又不好使,都什么年代了,還讓荊軻效曹沫之劫桓公,逼秦王政返六國所侵地。試想,張儀是如何欺楚的,秦昭王是如何騙和氏璧的,就不難明白,即便秦王政被迫答應返還六國地,六國也絕拿不到地。不如當初就令荊軻直接刺殺秦王政,還是可以辦到的。趙國就較剛強的多了,這胡服騎射就相當於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了,降龍十八掌乃天下之至剛至猛,故戰(zhàn)國后期,唯有趙國尚可與秦人一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