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每個男子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或者至少兩個。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
不論是喜歡張愛玲的人,還是討厭張愛玲的人,都會對這段話記憶分明,因為它不止精彩,而且經典。
在張愛玲的筆下,好男人,壞男人,好女人,壞女人,乃至眾生,都由著她赤裸裸地一一審視,剖析,鮮血淋漓,入木三分。
小到愛情,大到人際,社會,都能被她輕松抓到真相,從皮到肉,盯到骨子里,讓你猝不及防,面紅耳赤。
笑,全世界便與你同聲笑,哭,你便獨自哭。
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
沒傘的挨著有傘的人走,靠得再近也躲不進雨,反淋得更濕。倒不如躲得遠遠的,就是無傘也有雨過天晴的時候。即使不靠近,也能擁有屬于自己的陽光天地。
悲觀者稱半杯水為半空,樂觀者稱半杯水為半滿,我享受現在半滿的生活。
如此通透的人,未必會活得快樂。或者說,太過通透的人,必定是有過故事的人,都遭遇過人生的戲謔。
年輕時,誰還沒愛上過幾個人渣呢?胡蘭成,這個在張愛玲生命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影響了她后半世的人,不得不提。
你把人家的心弄碎了,你要她去拾破爛,一小片一小片耐心地拾拼起來,像孩子們玩拼圖游戲似的,也許拼個十年八年也拼不全。
對于胡蘭成,張愛玲終是愛多過于恨吧,否則她如何會說:
因為相知,所以懂得。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有些時候,張愛玲是在描述自己的人生,不急不徐,娓娓道來,絲絲入扣,過目不忘。
更多時候,她是在細致品察生命,靠著精準的洞察力筆下生花。在她的文字里,你總能窺見不同的自己,喜歡的,討厭的,接受的,拒絕的,細細品來,深深入迷。
看別人,張愛玲絕對是通透的,透徹到不容置疑,也毋庸置疑。但面對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愛情,愛玲姐不但失了靈通,甚至很糊涂,或者說,是不得不裝糊涂。
太愛一個人,會低到塵埃里,還要開出一朵花來。
用現代的眼光看待那一段愛情,我還是想說,他們是真正愛過的。只是,愛玲姐只愛一個人,認定那是她全部的世界,為之癡狂,而姐夫卻貪戀眾生,還要給對方強烈的心理暗示:他是對的,是不得已的。
張愛玲的一生,是耀眼的,又是無華的。我總是心疼這樣一個女人,優渥的家境,美艷的外表,高貴的氣質,獨一無二的磁場,如果放在當世,絕對是傳說中的高富美吧。就算在她生活的年代,也是風光無兩。可她偏偏愛上了胡蘭成,然后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百般忍耐這個屢次背叛他的男人。就跟我們每個普通人一樣。
她向往一生一世的愛情,可那愛情只是短暫停留便丟棄了她。
你問我愛你值不值得,其實你應該知道,愛你就是不問值不值得。
這就是張愛玲。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曾經寫于結婚時的誓詞至今還被后人感念,但張愛玲已經飄然遠離。
通透如你,糊涂如你,
驕傲如你,謙卑如你。
焚一柱沉香,寫著你的故事,體味自己的人生,那便是我記惦你的方式。
好久不見,你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