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朋友,
你今天擺爛了嗎?
擺爛是什么?
說實話,我自己一時也說不上來,擺爛是個什么意思。但是,作為一個中國人,第一次聽到這個詞的時候,就莫名感受到了和自己靈魂的契合。
不過,還是去搜了一下官方的解釋。
某度說,“擺爛,指事情已經無法向好的方向發展,于是就干脆不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而是任由其往壞的方向繼續發展下去,不想干了。”
“擺爛”一詞最早出現美國的 NBA 比賽。NBA里的“擺爛”是指一些球隊故意輸球,讓自己的排名盡量靠后,目的是在第二年夏天有更好的選秀(draft)的順位,從而得到一些有潛力的年輕新秀,提升球隊實力。
美國體育界把這種行為稱為“tanking”。
看到這里,我就清醒了。
人家擺爛是深謀遠慮,咱擺爛是真無欲無求。
所以說,人不能過于實在,別人早到你早退,別人演戲你共鳴,別人擺爛你躺平。
就,菩薩保佑,自求多福吧。
01?你擺爛用的是哪種姿勢?
從佛系到躺平再到擺爛,一個比一個更加直擊靈魂。認同度高于任何一位全民偶像,簡直就是全民詞匯。
拋出這些詞的時候,大家總可以瞬間意會。
但是,仔細品品,這幾個詞好像又在不斷升級,就像產品迭代。從心思簡單的傻白甜逐漸走向了腹黑的皇太后。
皇太后自然擅長韜光養晦,招式必然也是非常多樣的。但是我等凡人用起來,有的時候就不太好掌握這個度。
本想震驚四座,結果虛晃一槍,給別人整笑了,給自己整尷尬了。
姿勢一
破罐子破摔,既然不能贏,那就假裝故意輸掉。還期待著終有一日,自己可以逆風翻盤。
無論是小時候,還是長大之后,經常會在一些重要場合,表現出滿不在乎的樣子。
尤其是發現自己發揮不盡人意的時候,總覺得放松的姿態能顯得自己輸得沒有那么難看。
輸并不可怕,主要是,輸掉之后大概率就忘記了當時的雄心壯志。直到下一次遇到同樣的情境,又突然想起來當年許下的遠大志向。
上高一的時候,我跟我爸說,我要考清華北大。我爸看看我,意味深長地說:“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人家腦子長的就跟咱不一樣。”現在聽起來,是多么有哲理的一句話,但是當時年少的我怒了,內心不禁燃起一股力量,想要證明一下自己可以。
當然,還沒過一個月就感覺無所謂了,甚至那個時候就學會和自己和解了。既然考不上最好的,那也沒必要那么努力了,擺出一種我已看淡了一切的姿態。
姿勢二
很多事情都想做到完美,哪怕有一點點偏離了自己的想象和預期,就直接放棄。
記得上初中的時候,給自己定了每天早上起床的時間,如果一睜眼,看到時間已經過了,就覺得反正也趕不上吃飯了,不如再睡一會兒。
每當這個時候,父母在旁邊就會暴跳如雷,自己卻躺在床上一點都不想動,心想,反正計劃已經被打亂,不如就啥也不干了。
比如現在,準備寫兩個論點,三種姿勢的我,目前在最后沖刺的時間,感覺有點困了。不如就先這樣吧,下次時間充裕的話,一定能寫出一篇完美的文章。
沒錯,這就是擺爛。
真正的擺爛不是躺平,反而是一種反向的積極應對方式。但是最主要的是不要自欺欺人,真正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如果運用恰當,也可以成為一種反向技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