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的意義
在之前的時代,一個人要想賺到大錢或者改變命運,往往需要依靠這三大因素——機遇、膽識和資源。
但是現在,這三大要素被一一化解了,具體來說是這樣的:
當信息越來越對稱,機會越來越平等,機遇就失去了作用。當分工越來越細致,法律越來越完善,膽識就失去了作用。當人口往大城市集聚,制度越來越公開透明,資源也失去了作用。
未來一個人要想改變命運,就要依靠三大新要素:
第一是認知。
當信息對稱的時候,認知就更為重要了。因為認知是對信息的解讀,同樣的信息在不同的人看來,能解讀到的層次是不一樣的。有的人一眼看到本質,有的人始終被表象帶偏。跟認知相比,知識、經驗、技能都不算什么。知識隨時能靠網絡搜索獲取;技能也可以被機器人取代。只有認知這種抽象的洞察能力,是不可取代的。
第二是價值。
認知是主觀的,價值是客觀的。認知是對內的,價值是對外的;認知是過程,價值是結果。未來我們賺的每一分錢都是我們創造價值的變現,一個社會越發達,一個人能賺到的錢就越接近他創造的價值。而且,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社會的公平。
這也讓那些投機者無處遁形。一個沒有投機者的社會,才是最好的社會。因為在這樣的社會里,大家都是比拼自己創造了多少價值,而不是得到了多少財富。
第三是勞動。
在一個成熟的社會里,大家崇尚的是勤勞致富,而不是整天幻想一夜暴富、不勞而獲。
過去的確有一大批人趕上了好時代,莫名其妙地就獲取了財富,但是這群人現在也基本“吐”得差不多了。
中國有句話說,勤勞致富財運久,取巧豪奪必招禍。
我們現在正逢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個變局的本質就是社會財富重組的過程。就是要讓每個人的價值都能配得上自己的財富。
這也是財富的均值回歸,一個社會無論經歷了什么,一定會完成這個過程。這就是我們奮斗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