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時,每兩周離開一次
高二時,還是每兩周離開一次
高三時,每月離開一次
大一時,冬天離開一次,夏天離開一次
每個離開的下午,我都得吃一碗餃子,老話說:“起腳餃子落腳面”,媽媽說這樣吉利,我不信,其實有時候想想,我媽也不信,但是她總是覺得,在我離開的時候,一定要做點什么,她怕一停下來,會難過。
然后我得去那個路口,通向縣城的車,開始是為了去一中,后來是為了去火車站,這趟車要走20公里,只需要40分鐘就可以到達,但是它每一次都要拉出我和家之間,長長的時間的長度。有時是兩周,有時是一個月再后來,是半年。
每一次快要到達終點的時候,開始是汽車,后來是火車,我都會顫抖,只一小會,然后忍住,低下頭,慢步走。
開始是書包,后來是重重的行李箱,裝滿了行李,卻裝不下過往,城市有城市的文明,農村有農村的陽光,但是為了臉面與金錢,你得以此為夢想,放棄你的老照片,抬頭看月亮,車站不止我一個離人,有抱著父母哭的,有抱著女人哭的,有抱著孩子哭的,也有自己在心里偷偷哭的,想模仿電影里的劇情,去望著列車緩緩離開,還得買張三塊錢的站臺票,有時候,真的舍不得這三塊錢啊,買不到他們的望一眼。
我很幽怨,像個怨婦,趴在陽臺上望著窗外,高中第一次住校,每天早晨被鬧鈴吵醒之后都會有一種悲涼的情緒襲擊到我的心里,我爬起來之后,會去陽臺找晾著的襪子,向窗外瞥了一眼,然后久久的矗立在那里,望著窗外,是東方,那里,也是家的位置。
有時候我發現自己不是很想家,是想找一個可以讓我躲避的港灣,那里都是親人,無人指責,也滿是溫暖,我不怕哭,因為總能互相對著笑一笑和好。
這一次我抱怨了社會,有時候想想,不是農村人想要離開農村,而是農村人不得不離開農村,去追求農村人想要的美好,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出來,但是也恐懼失敗
我從中走出來,跌跌撞撞的走向大學,爺爺勸我,說:“以后一定不要回到這個地方”,我嘴里應著:“對對對是”? 在我脫口而出之后的幾秒鐘,我呆了一下,因為這不是我的真實想法,我走到了大城市,那里很繁華,很多我沒有見到過的東西,很多可以享受玩樂的機會,但是我卻真的開心不起來,這是鋼筋水泥的home,不是粗茶淡飯的小窩。
以后不能回家了,那里沒有夢想,那里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