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點反思》
一、接納孩子現狀,等待看到“大雪球”
? ? “重視一小步,小改變會帶來大改變,形成滾雪球效應”,一小步容易做到,做到了會增添信心。這是咨詢中我們常說的話常做的事,孩子愿意付出行動,愿意有一小步改變,他們愿意了,咨詢師似乎也更有力量感堅持去助人自助。可是,一到自己家孩子就不行了,就會“貪得無厭”,覺得孩子沒有什么變化,其實,不是孩子沒有變化,而是我們覺得他變化太小,細微的變化還沒有達到家長內心的期待,家長往往太貪!還有一個原因,我們過于關注孩子的變化,關注沒錯,但是過了那個度就不太好了,過于關注就好像讓孩子時時處在聚光等下一樣,他會不舒服。
? 有時候會想:孩子的變化正如長個子,正去一個人慢慢變老,天天在面前的人,沒有多少感覺,而那些好長時間沒見過的人見了會吃驚地說:“長得真快呀,咋著可這么高了”!“幾年沒見,你咋老成這了”!
? ? 其實,細微的變化我們一般難以覺察,但是,假以時日,這種變化會讓你大吃一驚!這就是日不見其增,月見其長,月不見其增年見其長。
二、尊重,接納,理解需要時時覺察
? ? ? “你能不能理解我一點”!人人都在說理解,都想別人理解自己。確實,理解一個人真的很難,被一個人理解也真的很難,要想更好的去理解,就需要換位思考,把自己當成對方,從對方的角度,在對方的位置,站在他的立場,去看問題,如果真的能夠做到這樣,可能我們彼此之間的理解,就會,更多一點,誤會就會更少一點。這樣,當你理解了他,或者是當你被他理解了,那么你們的關系就會越來越好,“我覺得你特別理解我”,你說出這話,你們的關系會越來越好,對方也會越來越愿意現在你的角度去替你著想。反之,只會起到破壞關系的作用,有時候,我們可能過于想得到別人的理解,而去指責,去抱怨,這恰恰不利于關系的建立,反而會使已經建立的穩固關系遭到毀滅性的破壞。
? ? ? 跟孩子之間也是這樣,今天晚上的讀書會,有老師說,我們不應該以破壞關系為代價,來求得孩子的快速改變。
? ? 關于接納,我們談得最多的就是,對孩子的接納,對學生的接納,其實接納本身就是一種尊重,當我們不接納孩子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口無遮攔,說出一些過激的話,或者說出一些過高的期待,孩子聽到后就會感覺沒有被接納,沒有被尊重,那么當孩子不被接納的時候,他還要分出一些時間和精力,去抗衡來自父母和老師的壓力,那么,孩子面臨的壓力就由單向的變成雙重的,更不利于建立關系,也不利于孩子去找回信心,很好的改變自己。
三、無論是咨詢,無論是與人相處,也無論是親子之間,營造一個正向的情緒氛圍特別重要。?
? ? ? 人只有在情緒好的情況下,才能說出心平氣和的暖人心的話,當一個人的情緒被破壞了,絕不可能營建出一個正向的情緒氛圍,那么,說出來的話,往往是很蠢的,會帶著某種潛在的負性情緒,這樣呢,就會影響到我們正常的一個溝通與互動,這樣這樣一種負性情緒之下的互動,往往會帶來更大的負性效應,也會破壞關系。營建一個正向的情緒氛圍,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要學會用軟語言去說一些軟化的話語,試探性的詢問,然后,尊重到別人,接納別人,真誠的對待他人,真的做到這些,那么,一個良好的正向的氛圍就營造起來了,后續的談話也會進行的比較順利,因為,有關系,就沒關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