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點忙,到剛剛整理的時候,才發現媽媽們對這個話題進行了這么有價值的討論,在桃花源真的很幸福,就像子易媽媽說的,每天一個學習主題,做更好的自己!這也就是我每天要堅持做整理的原因,、就算白天來不及參與,也要在睡前細細品讀、學習。
感謝!
@毛盾媽媽
1、《鼓勵孩子,原來是個技術活》mp.weixin.qq.com/s/XzJQtzZJ7u4n76feXqx9Sg
推薦理由:用鼓勵,用正面語言鞏固孩子的優秀行為,已經成了學習型家長的共識。但回到實施層面,如何鼓勵也是一項大學問,中間蘊藏著很多注意點和技巧。說的好事半功倍,說的不好弄巧成拙。因此推薦這篇干貨好文,我們一起來學習鼓勵。
@子易媽媽? 謝謝毛盾媽媽的分享!我認真閱讀了您推薦的貼子。很受啟發,也回顧了檢視了自己在教養過程中的做法。
關于今天的討論主題,我整理了一下我的認識和觀點:鼓勵我把它分為兩種,一種是在孩子實施一種行為之前,我們把它視為事前的部分,鼓勵可以理解為一個動詞,這時候我們鼓勵"嘗試""挑戰",孩子收獲的是一一"被需要""我可以""我不被控制""我被信任",另一種鼓勵我們把它放在孩子實施了某種行為之后,我把它視為事后的部分,鼓勵可以理解為一個"名詞",這時候我們給孩子"獎勵""認同""肯定",孩子收獲的是一一"理解是非善惡","允許不完美""尊重選擇""注重輕傾聽"被采納和接受"。通常這兩種鼓勵是先后發生的。比如說我們先鼓勵孩子去從事某件事情或者實施某個行為,在事后對他所完成的結果要給予鼓勵。謝謝毛盾媽媽的分享給我的啟發,并且我重新反思了自己的認識。
我用昨晚的案例來理解今天的學習:我的辦公室常常有人來加WiFi時,要問密碼和賬號,密碼和賬號都稍微有點復雜。常常會有人記不清會兜點圈子,總之不是很方便。我先請兒子幫我想想什么辦法可以使這件事更便捷,鼓勵之前我們要有“啟發”,兒子想到酒店里的做法,對了,這正是我想要的,如果我們直接給孩子一個答案,這個過程就喪失了一個機會。接下來,我請孩子幫我們設計一個標識,用PPT工具。這就是一種行動的鼓勵,他被需要,他被信任。素材他來決定,方案3選1,如果我們只讓他做一個方案,可不可以呢?可以,但是也許你會覺得不太完美,會給他太多的修正意見,或者部分采納。這會降低孩子的成就感。如果是三個方案,孩子就會自我完善,不斷調整,而且幫助他建立思維能力,他會想三個方案,應該風格上有什么差別呢?這樣是不是更好呢!半個小時后,孩子的設計完成了,在過程當中,他有向我求助如何將兩張圖片組合,我給了他技巧上的幫助并肯定了他的任何一個方案,他很起勁。最后我和他一起找到最佳方案。到這里,“鼓勵”還沒有完成,最重要的是“采納和接受”,我會把他打出來張貼在辦公室的莫處,并且有機會會向客人說明這是他的協助。
剛才我和孩子討論了今天群里的話題。問他媽媽怎樣鼓勵,你最開心!他說:就像昨天這樣!
@天驍媽媽? @三天時間?內在驅動力就是這樣一點點被激發
?謝謝毛盾媽媽的精品分享
如何分辨鼓勵和表揚?從而更有效地使用鼓勵?
鼓勵與表揚有什么不同?
鼓勵和表揚的不同后果?
@子易媽媽 ?我曾經在一次分享中得到了一個關于鼓勵的有價值的技巧。我們總是在給孩子肯定的時候同時給了建議,比如:"這個設計很好!如果構圖上再平衡一些就更完美了""今天作業按計劃完成了,如果明天也能這樣就更好了。"我得到的建議是,只保留前半句,并附加上你的感受。如:"這個設計很好!看起來非常有設計感!""今天的作業按計劃完成了,這樣我們就有時間去廣場上玩滑板車了",這樣才不會讓孩子的成就感減分,反之,孩子會認為媽媽的鼓勵是為了說后半句。我怎么做都不可能達到媽媽的標準。孩子會很有壓力,會有被控制的感受。比較強勢和有指導性的媽媽常常會這樣做。如我,如果我們意識到,就去改善吧!一一每天一個學習主題,做更好的自己。真好!
@周六+邱天驍+初一?您上傳的圖片資料給了我很多啟發。的確,鼓勵的方式應該更多的導向孩子的自我成長、自我認知,自我肯定。
@天驍媽媽? @三天時間?佩服你認真的態度,不斷地思考
@子易媽媽? @周六+邱天驍+初一?每個媽媽提出的分享話題和分享資料都經過了思考和篩選,學習、思考、參與就是給予認同和尊重。努力做知行合一的家長。
@葉楓
2、《給孩子報那么多興趣班的家長是怎么想的?》mp.weixin.qq.com/s/g32pSe09aDYaKnBdgBLe4w
3、《我的孩子抑郁了,我卻毫不知情?兒童和青少年的隱性殺手》mp.weixin.qq.com/s/CIX6gMi58sl2QBZK8mDaGw
@子易媽媽 ?謝謝“風少”媽媽關于孩子興趣班問題的貼子,我覺得貼子里的觀點也很有價值。興趣班的選擇要兼顧學科教育和興趣培養兩方面。家長首先也要理智的權衡財力、精力并尊重孩子意愿。家長有能力通過親子陪伴達成的部分我不 建議選擇外部機構。另外堅持很重要,這不僅對孩子重要,以家長也很重要, 在孩子遇到瓶頸停步不前的時候,家長要有耐心。孩子的課外班選擇我是主張以興趣、運動技能為主。興趣愛好是孩子陪養內心審美的重要載體。幸福感的多少與一個人的內心審美密切相關。這是我的認為。 他日以這個主題為討論話題時, 期待與家長朋友們更多交換意見。